返回

第1章

首页
    。

     最奇怪的是,本来一读书看报就头疼万分,直呼无聊的少爷,竟然关心起了时事。

     新出的报纸那是一张也不愿错过。

     明明看得十分吃力,估计连字都不能认全,可是看那样子却十分认真,要早有这份心劲,也不至于挨了老爷那么多次的毒打。

     繁体字看得很是吃力,杨林尽力克服,连蒙带猜的,也能看得懂。

     这篇报道讲的是国际关系。

     说的是倭寇不满足于租界地区,把触手伸向了其他地区,大建商铺,与国人争利。

     这不,引起了某些民间爱国人士的公愤…… 于是,政策出台了。

     要把他们赶回租界去。

     《绍兴、诸暨县近三年禁烟表》,这是杭州镇守使张子阳统计的数据,主要是为了大力打击鸦片生意,号召国人抵御毒害…… 在报纸的最后,杨林还看到一则小小的悬赏消息。

     [宣统二年三月十八,未时三刻,诸姓士绅联随从三十一人,行至杭州西郊野狗岭,遇刺,货物被毁,死十七人,诸姓士绅连中三枪,当场殒命。

     据目击者言,刺客擅使双枪,腿法便捷,身形短悍,疑似负伤而逃……有知情密报镇守府,因而缉拿归案者,一次性赏给银元八百,决不食言。

    ] “赏得可真重。

    ” 杨林眉毛跳了跳,他直觉认为,这份悬赏很有些不简单。

     单是密报刺客行踪消息,无需捉拿,就能奖八百元。

     是不是很重? 这些日子,他已经弄清楚了,银元其实很值钱的。

     八百银元什么概念? 在杭州城这里,上好地盘的房子可以买两处。

     普通务工人员的每月工资只有六个到八个银元,八百银元就等于这些人打工一百个月。

     “那个被刺客杀死的诸姓士绅看来是个大人物,被杀之后影响不小。

    ” 可是,单凭报纸上的描述,想要抓到刺客,希望实在是渺茫得很。

     什么“擅使双枪,腿法便捷,身形短悍”,除了身形短悍这一条还有点用之外,其他的连面目特点也没有,刺客出手之前应该是隐藏了面目。

     “三月十八,那不就是昨天吗?” 杨林心头一动。

     “小蘑菇,城外西郊的刺杀事件你听说过没有?” “怎么没听说,我太清楚了。

    ” “说说看。

    ” “那是诸阎王死了,死得好啊,少爷你是醉酒了,没听到昨天杭州城里响了一晚上的爆竹,跟过年似的。

    ” 小蘑菇眉飞色舞的把脑袋凑了过来,小声说道:“我听阿贵他们说,城里都在传,被刺之人是清帮的大人物,那些杀千刀的全都该死,这是报应…… 听说那双枪客就是杀手之王,一路从北杀到南,专门惩治贪官污吏,刺杀为富不仁的奸商和贩卖鸦片的坏蛋。

     别看镇守府悬赏很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