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风流小地主》第9章在线阅读
这是赵昊第二次见到所谓的‘会票’了。
只见它比后世的百元钞票稍宽一些,当然是竖版的,看上去与两百多年后的银票十分类似。
上头有用蓝色油墨印刷的统一格式,也有天头地尾、骑缝章、有银号画押,有掌柜背书。
唯一不同的是,上头没有‘见票即付’的字样。
只有存入的金额,上头还多了存入人的签押……
比如这张会票上,就写着‘今收到唐友德纹银肆百两整’的字样。
比起后来老西儿们发行的银票,倒更像是存折。
赵昊便在唐友德的带领下,进了就开在街对门的那家‘伍记通商银铺’。
这时代还没有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都是当铺、银铺之类带有金融性质的店铺,在兼类似的业务而已。
不过规模最大的几家当铺、银号,分店已经开遍两京各省,比如‘万源号’、‘恒通记’。
“伍记规模要小一些,只能在两京南直隶兑取,不过也有三十家分号了,且总部在歙县,是以敝店银钱往来都在它家。
”
唐老板颇为崇敬的指着伍记的招牌,又对赵昊笑道:“这伍记虽是我歙县的商号。
如今当家的,却是你们休宁嫁过来的叶寡妇,那也是个不逊色令祖的狠角色哩。
”
叶寡妇是谁,赵昊没心情知道,只要钱到手才是关键。
那家‘伍记通商银铺’,却不像唐记南货铺那样凭君出入。
四条膀大腰圆的黑面汉子守在银铺门口,他们怀里抱着四尺多长的倭刀,恶狠狠打量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银铺里的规制,与当铺十分类似。
高高的柜台上,围着坚固的栅栏。
朝奉坐在柜台后,透过几个小小的窗口,与前来存兑银两的顾客对话。
唐友德熟门熟路,径直领着赵昊来到一个闲着的窗口前,便将要办的业务交代清楚了。
赵昊是头一次进这种地方,自然是少说多看。
透过唐友德和那朝奉办理的过程,他发现会票确实比后来的银票落后一些。
银票是见票即付,认票不认人。
会票却认票又认人,必须凭存入人的花押名章支取。
而且唐友德还告诉他,异地支取时,还不能见票即付。
需要等上些时日,待当铺银号用信件核验过花押才会付钱。
‘虽不便利,但胜在保险。
’
赵昊闻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