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4章

首页
    这时正谈论学术精神的话题。

    问题刚抛出,方思慎的答案便已在心中浮现,此刻稳稳当当说了出来:“基本学术精神,我想,不外诚笃二字。

    心术正则学术正,心无旁骛,则学养完粹……” 元首微笑颔首。

    等他说完,又问了问“夏典”工程的进展。

     “因为是第一次以招标形式做大型课题,也是学术成果商业化的试点项目,所以前期铺垫准备的阶段比较长。

    第一年完成了数字化平台构建、研究人员培训和基本数据积累,今年是第二年,承担子项目的各个机构数据处理的工作已经完成过半。

    ” 元首任期明年结束,照大夏惯例,不可能再次连任。

    用教育署长方笃之的话说:务必及时看到成果。

    方思慎稍微停了停,接着道:“没有意外的话,主体部分明年年初能够成形。

    基层数据要的是细致准确,难度不大。

    目前的讨论,集中在几个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上,比如夏文字的起源问题……” 元首点头,表示希望课题组早日取得进展,得出可靠结论。

    嘉勉两句,转而问下一位。

     两天后,中央党报头版刊发了元首的讲话,其中对于青年学者提出了若干要求,寄寓了殷切厚望。

    此后所有高等学府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学习元首讲话活动。

     这一周的“夏典”工程核心专家组例会上,方思慎再次就自己关于夏文字发源地的观点进行了论证:非系统性的具有早期文字特征的符号散见于各地,近年南中原及江淮境内的新发现,同样属于零散符号,而真正系统性的最早的文字,仍然是殷墟甲骨文。

    综观现有材料,没有其他哪一种早期文字能动摇其地位。

     这番话不过老生常谈,针对的却是核心专家组之前极其强势的另一派观点:要把新发现的某处遗址出土的陶片符号定为夏文字源头。

    时间上比殷墟更早,而区域上,则恰属于现任元首故里所在地。

     因为方思慎强硬的反对态度,争论一直僵持不下。

    这一回再次论证,他引用了元首最新讲话中的句子作为结尾:“做学术是追求真理的事业。

    追求真理,更需要实事求是。

    ”说完之后,轻轻吐出一口气,静静望着在座几人。

     夏典工程核心专家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