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先皇帝翘辫子陪老祖宗去了,但人家说的话不能当放屁吖!
这位公孙氏也是个极品,生在富户,却抠门的厉害,素有铁公鸡之称。
王氏自忖身份上比两个妯娌都要“贵”上许多,因而平日里不耐烦和她们搅合。
有什么小事多半也推了的,牢牢的把着自家院里的权柄,倒叫大太太金氏也无可奈何!
说起来,金氏的娘家亦是贵戚,她亲爹当年也是中书令来着。
可人家的爹是当朝大红人儿,而她的爹早已经成了一钵黄土,又怎能替她撑腰?
前些年新帝即位,新老官员交替,金家的人脉被除了个干净,已是昨日黄花,人家王家可是如日中天,就似那堪堪及笄的一朵花儿,正是大热的时候!
蓝二爷娶了这么个媳妇,怎能叫大太太不暗恨嫉妒?想她的两个儿,乃是正室嫡出,居然娶了两个那样家世的媳妇儿!大媳妇还好说,人家的爹好歹是个知州,可是小儿媳妇,却是个大字不识,礼数不全的商贾之女!
伤心呐!叹气呐!可那是圣上赐婚,她敢说一个不字?
明面上对公孙氏,甚至比对刘氏还和善。
刘氏对此嗤之以鼻,她明白婆婆的心思。
明明看不上公孙氏,还能这般态度,绝不是冲着皇上那么随口的一句赐婚!估计是因着公孙氏娘家每年送来那丰厚的贺礼才那么和颜悦色吧?
话说的太远了,这俩嫡亲妯娌不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此时暂且不表。
且说王氏,王氏身份告过妯娌们许多,自然小事儿懒得同她们计较。
然这珍丫头乃是第四代头一个定了婚事的,这也表示陆陆续续的剩下滴娃们也要准备洗白白候着了。
该娶的娶,该嫁的嫁,继续等待第五代的到来。
惦记着自家大儿子如今也蛮五岁了,小孩子看起来小,长起来快。
等到七八岁的时候,就该为他留意京中的闺秀们了。
所谓三岁看早八岁看老,七八岁的姑娘们已经能瞧出点日后的性情模样了。
待过个两年差不多了,定下一门亲,再三年,十三岁的世家男孩,已经该娶亲了。
王氏不在意替珍丫头压阵脚能得多少好处能捞多少油水,她看重的是另一样,便是与各位贵妇人之间的熟络与走动。
如果能做好这一次,想必与一些不大熟悉的夫人们也能拉近关系。
于是,她虽然显得无动于衷,然心中到底还是有几分想头的。
蓝甯倒也没有完全看错了她,只是她这份为儿打算的心,是不是也太早了点?
华小哥啊!他峨眉豆腐的,人才五岁!还是个粉粉嫩嫩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