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胡老师拍桌。
方思慎差点笑出声来。
就听妹妹不耐烦道:“老杜的时代,环境保护还不是问题。
他写这些景物,难道是为了向千年后的你炫耀环境有多好吗?”
那男生被逗笑了:“我也觉着不是。
老师您不知道,我做了一假期研学竞赛,尽是环保课题……”
胡以心挥手制止,还让先头的男生发言。
那男生一脸疑惑:“老师,您说他到底站在哪个方位,才能看到‘长江滚滚来’呢?这样写,他肯定得正对江水站着,说明江水流到他站的山下之后要拐个弯……”
胡以心无力地点点头:“言之有理,不过有待考证,你回头跟地理老师仔细探讨下。
现在你们看看,确切已知条件还有没有?”方思慎望着妹妹的侧影,深感同情。
“嗯……后面不太好懂,不过大概看得出他挺郁闷的,好像还生病了。
‘独登台’,那应该是一个人在爬山……”
胡老师纠正:“独自登高!”
“嗯,独自登高。
还有‘艰难苦恨’、‘潦倒’什么的,看起来都挺郁闷的。
”
“不错,感情基调把握相当准确。
好,确切已知条件到此为止,整理一下,有哪些?”
说环保的男生抢先道:“秋天特别冷的时候,嗯,杜甫很郁闷,于是呢,一个人爬上长江边的高台,听见猿猴叫,看见鸟在飞,树叶被风吹下来,嗯……等等。
”
他嗯了半天,最后只蹦出个“等等”。
胡老师习以为常,点头道:“很好。
请根据‘情景关系’公式,分析第一问:本诗意象如何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
“这个,我觉得吧,从前四句,嗯,前两联,可以知道写了什么景物,”男生看一眼老师,改口,“不对,是意象,从后两联大概知道是什么感情。
先写景,后写情,嗯……对,这个叫做‘触景生情’。
然后看写景里头有‘哀’字,写情里头有‘苦恨’、‘潦倒’,所以景的特点跟情的性质是一致的,所以说做到了‘情景交融’。
”
胡以心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