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首页
     便听赵守正奇怪问道:“不是听说戚大帅月初北上蓟州了吗?你怎么没跟着去啊?” “小人路过南京时,见家父年迈孤单…… 便求着将军放我回家侍奉老父,现在小人已是平头百姓了。

    ” 高武挂念着老父,和赵昊父子说几句话,便急忙回家了。

     “送把菜刀去了这么久?”高铁匠奇怪问道。

     高武将凌乱的屋子收拾了一番,才回答道: “看恩公父子的言谈举止,该是手不沾水的富家公子,定是遭了难,才沦落到咱们这种地方的。

    ” “原来如此。

    ”高铁匠点点头道:“那你要多去帮衬帮衬,力气是使不完的。

    ” “知道,等下午忙完了我再去。

    ”高武毫不迟疑道。

     吃完早饭,赵昊帮着赵守正沏好了茶,研好了墨,摆好用功架势。

     这才语重心长的嘱咐道:“父亲最近请在家中收心读书,咱们穷人家家的,没事儿就不要乱出门了。

    ” 赵守正坐在摇摇晃晃的破椅子上,拿着本《论语集注》挠挠头道。

     “还真有个事儿,明天我得去趟国子监,办理复学手续…… 这二年一直没坐监,只怕学籍已经被停了。

    ” “有事当然要办了,今天先安心读书吧。

    ” 赵昊如操碎心的老父母一般,交代了赵守正几句,又给他留下午饭钱。

     这才说自己要上街逛逛,便出了门。

     “让我在家读书,你却出去瞎逛逛!” 赵守正抗议一句,可惜抗议无效。

     赵昊出门,当然不是为了闲逛。

     现在全家只剩三两银子,稍有个风吹草动,便要面临揭不开锅的窘境。

     他就一刻也不敢耽搁。

     他就不信,自己多了这四百多年的见识,能捞不着钱? ~~~ 赵昊进了一家挂着‘唐记南货店’黄底黑字招牌的店铺。

     货架上整齐的码放着几十个粗瓷碗,碗里头装满了或是黑褐色或是红褐色的膏状物。

     “这是什么玩意儿?”赵昊有些好奇的问道。

     “公子连黑糖和红糖都不认识?”店伙计好笑的问道。

     “没见过装在碗里的。

    ”赵昊摇摇头,拿起一碗红糖仔细端详起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