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宫廷历险御膳房

首页
    中拿几本过来。

    ”他吩咐道。

     过不了多久,一个宫女就恭恭敬敬地把账本拿来了。

     “这些账本中的纸是用淡茶水染黄的,所以我们才扑了个空。

    ”沈仪心在灯下仔细地看着那些账本,说道。

     的确,白天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些账本很不对劲,分明知道它们是假的,但就是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弄的,此时终于想明白了。

     白天查账时,因为去得急,账本多,加之主要是冲着纸张并没有变黄这一点的,所以并没有在意别的方面的问题。

    此时细细看来,沈仪心发现这些账簿上有些字迹边缘呈现出一种微微洇开的状态,而且纸张也是有一些不平的。

    根据黄志平的解释,存放账本的房间曾经因为屋顶裂缝而漏过雨,这些账本被浸过水,所以纸张就不平整了。

    沈仪心一听就知他是在狡辩,但当时也找不出什么理由证明他是在说谎,也就没有出声了。

     但真正因为时间久而变黄的纸张和被茶水染黄的纸张,一定还有些什么别的不同。

    沈仪心看着那些账本,又看了看旁边书架上摆放着的书籍,想把它们比一比。

     旁边的书架上摆了很多书,有些是新的,有的已经很久了。

    沈仪心拿出了一套《资治通鉴》中的一本,这是十多年前的旧书,纸张也已经黄了。

    他将账本和书摊开来并排放着,观察了很久,虽然两者的纸张的黄真的很像,若不是账本的字迹略微有些模糊,纸张也不太平整,它们真的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

     看上去极其相似的两张纸,到底怎么样才能证明账本的纸张是故意做旧的呢?沈仪心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杨淙淙无意间的一句话提醒了他:“这两本从表面上看上去一模一样,真是愁人……” 表面看上去……表面!表面一样,那内部呢,也一样吗? 他立刻找人拿来了一把薄如蝉翼的匕首,将账簿和书本的纸分别从中划开,来比较它们横截面的不同。

    他向来也是爱书之人,但这时候实在是顾不了那么多了。

    纸张被划开了,沈仪心比较着它们的横截面,终于发现了不同。

     由于宫廷用纸都是好纸,所以两种纸都很厚,一本中上百张纸叠在一起,那就更加一目了然了。

    账本的纸是从里外都是黄色,而书的纸则是表层黄色最深,中间的颜色就要浅上许多了,那是因为纸张的上下表层跟空气接触得多,所以才更加老化变黄的缘故。

     这一下,沈仪心有了必胜的把握。

     “淙淙,你看,假的东西无论做得再真,它终究还是假的。

    ”沈仪心望着跳动的烛火,喃喃说道。

    看着是说给她听,其实更像是说给自己听。

     假的东西,终究还是假的…… 第二天的朝堂之上,如山的铁证呈了上来,这一次,黄志平的任何狡辩都变得苍白无力。

    一道圣旨将他打入了天牢,接下来的则案件交由刑部继续审理。

     这桩案子从原本就是该由刑部来办的,但由于沈仪心说宫内官员职务虽不高,但所做的事情非常重要,因此之前一直在亲审,直到现在这个环节才交给刑部。

     刑部是处于沈越的控制之下的,这个黄志平也是越王的远亲,按理来说沈仪心可以将这件案子交到大理寺去办,就可以免于刑部的人从中作梗,但他却偏偏没有这样。

    沈仪心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依照黄志平和沈越的关系,沈越或许会动用刑部的力量去保他,这样就有可能被政见不合的朝臣抓住把柄趁机参上一本,沈仪心也可借此机会整肃朝纲。

    如果刑部因为忌惮沈仪心亲自督办这个案子而有所忌惮,那么就没人救得了黄志平,这样不但拔除了宫廷里的一大祸害,还使越王吃了个闷亏,不管怎样都是沈仪心占了上风。

     事情果然不出沈仪心所料,过了几天,沈仪心在朝堂上问刑部尚书这件案子审理得如何了,刑部尚书答道:“黄志平已经认了贪污渎职之罪。

    ” 沈仪心问:“所贪银两数量共有多少?” “合计纹银十万两。

    ”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没想到一个小小六品主司,竟能在这些年间贪污数额如此大的银两,实在令人震惊。

     沈仪心又问:“贪污数额巨大,依律如何?” “依律当斩。

    ” 沈仪心将目光转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男子,问道:“皇叔,你意下如何?” 这个男子正是睿王沈越,他得眉眼之间与沈仪心有几分相像,不过更多了一些老成熟稔,当下听到问话,于是答道:“欺上瞒下,贪污渎职,本就是罪不可恕,臣以为判得极好。

    ” 他的话说得很巧妙,看似是顺着沈仪心的意思走,但实则是为自己开脱。

    这满朝文武都知道黄志平是他的人,他一开口首先便说黄志平是欺上瞒下,意在说明黄志平的行为他根本不知晓,将自己撇了个一干二净。

     但事实上,沈仪心知道黄志平所贪的这些钱财中,除了一少部分自己留着以外,大部分都到了沈越的手中。

    若不是沈越有意为之,当年又何必将督计司取消,给了各司自掌财权的机会? “皇叔真是深明大义,无愧为百官表率。

    ”沈仪心道,“黄志平此事影响重大,却关乎到朝纲风气,绝对不可忽视。

    既然皇叔这样说,那不如就请皇叔替朕去监斩黄志平,如何?” “臣遵旨。

    ” “好。

    ”沈仪心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转瞬即逝,他对百官道,“经过这件事,朕觉得宫内不可没有督计司,因而想恢复旧制,并将它规格提升一级,处于各司之上。

    各司所用银两及所交账单,必须由督计司审过,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群臣知道沈仪心早已决定了,此时问他们的意见不过只是走个过场而已,于是异口同声道:“皇上英明。

    ” 沈仪心颔首,道:“那督计司的主司,诸位可有推荐?” 下面一个官员站出来说:“御衣坊的张主司为人稳重,处事负责,不是徇私枉法之人,臣以为她可以担此职务。

    ” 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反对道:“张主司是女子,我朝自开国以来就没有女子担任过督计司主司的职务,还请陛下三思。

    ” 这句话落在了一直都在沈仪心身旁扮作小太监的杨淙淙耳中,让她觉得分外不舒服。

    朝堂上的争论她都听到了,之前的什么官员制度她都听不懂,因此也听得迷迷糊糊,只因为身在朝堂之上要强打精神,不然早就睡着了。

    但听了这句话,她却立刻清醒了。

     虽然她对那位张主司了解不多,但单就她毫不奉承代皇帝来视察的自己这点来说,就清楚她为人如何了。

    她所掌管的御衣坊内虽工作繁忙却井井有条,可以见得她做事的能力也非常出色。

    这样一个人,却有人因为她是女子而反对,实在是令杨淙淙有些气不过。

     要是在平时听到这样一句话,杨淙淙肯定立刻毫不犹豫地还口,女子又怎么了,你娘亲难道不是女子,没有女子怎么又会有现在的你?保准说得他哑口无言。

    但现在是在朝堂之上,她也知道并非一般的场合,于是就忍住心中的不快没有说话。

     她就站在沈仪心身旁,沈仪心的眼睛往她脸上一扫,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因为开国以来没有先例,所以就行不通,是吗?”沈仪心淡淡说道,“这么说,我朝自开国以来也没有过御膳房主司贪污十万两白银的先例,这又作何解释?” 刚才持反对意见的人听出了他语意中的不快,立即跪下道:“臣惶恐!” 沈仪心也叫他平身,说道:“朕如今启用谁,罢免谁,所考虑的唯有两点,那就是其是否有真才实干、是否能秉公处事,其他的都可以暂且放置一旁。

    整肃过了内宫以后,朕即将开始整肃的就是朝纲了,不过请诸位爱卿不要忧惶,朕相信你们都是勤政廉洁的好官员,一定都是怀着一颗为国为民之心,问心无愧的,是不是?” 一时间,满堂俱是“谢皇上夸奖”的声音,但不知真心感谢的有多少人,心中惶恐难安的又有多少人。

     在这些人说,沈越的表情一直很平静,仿佛今天所说的一切跟他毫无关系一样。

     退朝以后,杨淙淙跟着沈仪心回到了御书房。

     自从前些时候查出黄志平的案子后,各司的人都对这个新来的视察官不敢小觑,纷纷开始整肃本司内部,因此杨淙淙在那之后也没查到些什么,整个宫廷的各个部门也逛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开始跟着沈仪心。

    今天是她第一天跟着他上朝,虽然朝中的很多事情她并不了解,但也感觉到在看似一团和气的表面之下隐藏着的汹涌暗流。

     原本听沈仪心的描述,杨淙淙以为沈越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中年人,谁知在朝堂上一见,才发现他其实很年轻。

    想来也是,他也就比沈仪心大了那么十来岁,至今不过三十出头,生得也算颇有风度,但相比起沈仪心眉目间的豁然和俊朗,沈越则多了些阴靡。

     今天在朝堂之上,事情桩桩件件都暗指向沈越,但他一直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甚至脸上都没出现什么表情。

    沈仪心知道,他这个皇叔并不简单,如此平静的表面下,他肯定已经在盘算着新的计谋了。

     其实那个推举张主司的人,是提前受了沈仪心的命才适时推举她的。

    之前沈仪心还小的时候,虽然沈越摄政,但太后也并没有闲着。

    她并不是一般的宫闱女子,先皇在世时,她从一个普通的嫔妃一路走到皇后的宝座上,不可谓不艰难,但正是因为如此,她才练就了一副不动声色察人观物的本事,只是先前沈仪心太小,许多事情她不能跟他讲。

    这次沈仪心回来后和出宫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之前那种消极的态度了,反而主动地向太后讨教起用人之道来,让她十分欣喜。

    根据多年的观察,她推荐了一些朝中之人给沈仪心,都是可以依仗和重用的,其中就有张主司。

    沈仪心让杨淙淙去视察各司,不但是照顾到了她爱玩的心理,也是让她顺便看一看张主司的情况,以备其后调用。

     在和杨淙淙刚遇见的时候,沈仪心的确是有些不谙世事的,他从小到大虽然可以称得上是“读万卷书”,但远远没有达到“行万里路”的地步,因此在对许多问题的看待上都太过单纯。

    经过那段时间的游历后,他已经跟当初完全不一样了。

     几个月在外的生活使他的肤色变得略微深了一些,但他原本深居简出,皮肤本就很白,所以现在肤色虽深却并不显得黝黑,而是一种浅浅的小麦色,目光也比当初坚定了许多。

    所以当杨淙淙看着在烛火旁沉思的沈仪心时,他并没有注意到她在看着自己,而是继续心无旁骛地沉思着。

     虽然这一天不仅除掉了黄志平,还恢复了督计司,使得张主司成为了重要机构督计司的主司,但沈仪心知道这根本不够。

    沈越横行朝政十年,这件事虽然给了他一些打击,但绝对不会动摇到他的根本,面对沈仪心的挑战,他一定会采取行动。

     一切,才刚刚开始。

     沈仪心从沉思中抬起头来,发现刚才还在自己身边的杨淙淙已经不见了踪影,不由一愣。

    目光转向一旁,他看到她正坐在附近的矮桌边心无旁骛地吃着一盘榛子饼,吃得不亦乐乎。

     发现他正在看着自己,杨淙淙端起那盘榛子饼伸向他:“喏,你吃不吃?好好吃的!” 这个丫头,还真是改不了爱吃的本性呢……沈仪心无奈地笑笑,在她旁边坐下。

    榛子饼的表皮很脆,因此很容易掉渣,杨淙淙吃得嘴边和脸上都是碎渣,自己却毫不知情。

    沈仪心从旁边拿过一条雪白软帕,仔细地为她擦掉脸上的饼渣。

     若是有人看到这一幕,恐怕会惊得下巴都掉了。

    锦衣龙袍的年轻男子,堂堂一国皇帝九五之尊,竟然这么认真地给一个小太监擦嘴,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不过对于杨淙淙来说,这一幕却是她早就习惯了的。

     杨淙淙并非凡间的女子,所以也并没有多想这样亲昵的动作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她看来,沈仪心是她的小跟班,是她可以去信赖的人,虽然现在他的身份跟当初认识的时候不一样了,可他还是沈仪心,这一点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

     所以在这个时候,杨淙淙非常坦然地接受了沈仪心对她的照顾,而没有察觉到他看向她的眼神里,已经多了一些东西。

     那是一种温婉的东西,如同春日里融融的流水,和煦的微风,抑或是温柔的晨曦。

     沈仪心刚为她把嘴巴擦干净,杨淙淙就又低头吃了一口,脸蛋立刻恢复了原样。

    沈仪心哭笑不得地看着她,最终决定对她放任自流。

     不过杨淙淙虽然爱吃,却不挑食,有美味的食物当然好,但如果只有简单的馒头咸菜,她照样可以无比开心地吃下去。

    她平时很少有烦心事,偶尔有一点让她烦恼的事,只要吃一顿好吃的,她能就马上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立时活蹦乱跳满血复活了。

     她是个没什么追求的人,心思简单得很,但往往这种人才最幸福,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以让她开心无比。

    沈仪心很羡慕她这种心态,但是他做不到。

     他的肩上承载了太多了东西,他必须扛着它们,一步步前进。

     除了在心态问题上沈仪心很羡慕杨淙淙之外,还有一点他对她也是佩服无比,那就是她的食量。

    他一直都想不通她明明是个身姿窈窕的姑娘,为什么能吃那么多,有时候甚至比他还多。

     “淙淙啊,你……”在目瞪口呆地看着她一连吃了五块榛子饼,又把手伸向了旁边的枣仁酥之后,沈仪心说,“你终于让我明白了‘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的含义。

    ” 自从回到宫里后,沈仪心说话就得自称“朕”了,但对着淙淙的时候,他还是称“我”。

    听到他得这句话,杨淙淙望着自己手里拿着的枣仁酥,迷惑地问:“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谁说女子不如男。

    ” 杨淙淙的眼珠转了一转,还是没想明白他的意思。

    似乎肚子里被食物撑满的时候,脑子的反应也会跟着慢上慢拍? 沈仪心叹了口气,说:“看来谁要想娶你的话,必须要家底丰厚才行,不然都要被你吃空了。

    哎,谁要是娶了你,那真是倒了八辈子——” 杨淙淙终于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眼神顿时变成一把把刀子飞了过来。

     沈仪心悚然一惊,立刻改口:“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同一时刻,天牢之中。

     黄志平呆呆地坐在牢房的角落里,衣衫褴褛,满面污渍。

    牢房很阴暗潮湿,由于常年不见阳光,更是有一股霉味,闻之令人作呕。

     黄志平的脑子里反反复复地想着这几天的事。

    当知道皇上派了杨淙淙去监察的时候,他有些紧张,但并不慌乱。

    这些年来,每年都有人奉旨来盘查,但最后都是什么也没查出,当然,这些人自然是收了他的好处的。

    所以当杨淙淙来的时候,他以为这一次来的人跟往常也没什么不一样,于是就用了老招数来对付,到下午看到杨淙淙不见了的时候,他以为这一次又成功了。

    他却没想到了晚上,有一个人来到他的府上,交给了他一个蜡丸子,捏开之后,里面有一张纸条,里面写着:“账本之事已经败露,即刻用茶水染旧,万不可耽误。

    看过速毁。

    ” 这个字迹他是熟悉的,这两年来,都是这个人给他传递任务。

    看到这里后,他不由心惊,立刻在烛火上烧了纸条,即刻进宫按上面说的方法将账本作旧,却没想到仍然被发现了,就此打入天牢。

     但黄志平并不害怕,他是沈越的人,尽心尽力给沈越敛聚了无数银两,如今他被打入天牢,沈越是会来救他的吧?他这样安慰着自己。

     正这样想着,果然听见有脚步声往这边而来,一个年老的狱卒走到这边将牢门的铁锁打开,说:“黄志平,有人来看你了。

    ” 黄志平很快站起身来,手脚处的锁链“哗啦”做响。

    狱卒走了,眼前站着的是一个身穿黑衣服,蒙着脸的人。

    来人拿下了遮面的布,黄志平认得他,这是沈越身边的一个人。

     黄志平压住内心的狂喜,说:“王爷派你来救我吗?” 来人不说话,只是把手上提的东西放了下来。

    那是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一只烧鸡,几个小菜,还有一壶酒。

    黄志平顿时浑身僵硬,心如死灰。

     断头酒……竟然是断头酒! 来人冷冷说道:“这是你的最后一顿了,喝了这壶酒,好生上路吧。

    ”顿了顿,又说:“你最多能活到明天早上,知趣的话就好吃好喝这顿,不要逼我动手。

    ” 说罢,转身离去。

     牢门再次关上,黄志平呆了片刻,忽然仰天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他撕下自己中衣,咬破手指,在衣服上一字一字地写起了血书…… 第二天清晨,黄志平死于天牢之中,死因是畏罪自杀,然而那封血书却消失了,没有一个人知道它的存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