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在大明》第2章煮盐在线阅读
这4斤盐才卖20文,算下来这一文也不过才5文钱。
可是刘晋知道,这盐在古代可是和铁一样,属于官方专卖,价格一直以来都比较昂贵。
按市价一斤最少也能卖到二分银,相当于五十文。
现在赵黑山等人煮出来的盐仅仅只能够卖5文钱,等于被扣掉了九成。
“有几文就算不错了,至少能够有口饭吃。
”
赵黑山一边说也是一边忙个不停,煮一锅盐要3个时辰左右,他一天从早到晚差不多能够煮两锅。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给唐老爷抽水?”
刘晋看着累的直不起腰的赵黑山,忍不住问道。
“我们不是灶户,按理来说我们是不能煮盐的,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不煮盐的话都要饿死。
这抽水也不全是给唐老爷的,他需要和县老爷这边打好关系,让上头对我们煮盐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赵黑无奈的叹了口气。
“又是这该死的户役制度!”
刘晋一听,顿时就明白了。
明朝将户籍分成很多种,什么军户、匠户、灶户等等几十种。
并且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也就意味着爷爷是什么,儿子就是什么,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是。
朱元璋企图用这样的一种制度来维持整个明帝国的千秋万代,搞得和印度种姓制度差不多,把一些人的出身都给固定了。
想要煮盐就必须拥有灶户的身份,但是灶户并不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身份,因为灶户只能够煮盐为生,日子比起一般的老百姓还要更清苦。
灶户的盐只能够卖给官府,价格被压到了极点。
官府在转手将这个盐一卖,轻轻松松就能够从中赚取巨大的差价,所以这也就滋生了私盐贩子的出现。
下河屯的村民因为不是灶户,所以是不能煮盐的,但任何的制度都是人去执行的,这唐老爷负责和县老爷这边联络,银子给足了,自然也就没人管了。
当然,毫无疑问,这个唐老虎肯定是从中吃的饱饱的,从这个抽水来看,差不多三分之一都被他抽走,其中的到底有多少进了他的口袋,估计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刘晋轻轻的扣下一点粗盐,然后放到嘴里尝一下。
“呸~这盐好难吃啊。
”
很快,刘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