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令仪心里有数,这话回头也能提,或许都不用提,家里可是有几本孤本字帖的,她小时候都是直接用来描红的。
最开始练的楷书,后来开始练行楷。
因为她很喜欢颜真卿的字,爷爷还特意去扒拉了书画库,找出几本极为难得的拓本,她最喜欢的是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说是神品都不为过。
世人都说“颜筋柳骨”,柳公权对“骨”的理解,无论就楷书《神策军碑》或行草《蒙诏帖》,均有表现,属于协调者;颜真卿的楷书如《颜勤礼》《颜家庙》等碑与行草《争座位帖》《祭侄帖》相比,楷书强“筋”感觉强烈,而行草则点画锐利、冲击力很大,是两种不同的基调。
而后世人说的“颜筋柳骨”更多的是就他们的楷书而言,行草未必包括在内。
《刘中使帖》又算是楷书中的集大成者,恰到好处地体现出颜书的强筋特点。
至于行书她最喜欢的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虽然是拓本,但也是价值连城,在现代,连拓本都找不着了,已经绝迹,另外还有几本真迹,也俱是大书法家的作品。
想来只要爱惜着些,拿去换着练应该没问题。
冯老爷子还没说什么,关骁先开了口,“只练楷书吗?行楷准备练吗?”
“……练。
”杨青青在冯来弟的示意下迟疑点头,借字帖的事来弟跟她通过气了,她也觉得挺好的,起码忙着的时候不会胡思乱想。
关骁见状颔首,“回去让人找找。
找到给你…你们送来。
”
“…不用这么客气的。
”
“没客气,”他笑笑,“我也不爱练字。
”
那么好的东西束之高阁就浪费了。
杨青青还不明白他这话的含金量,见他说的随意,以为只是他小时候练字的字帖。
当然,也确实是。
只是之后的她完全没想到拿到的都是无数人求之不得的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