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仍然去靶场,不过他对射击的兴趣远没有对拆卸枪支的兴趣大,袁城配给他的那支77式没几天就被他拆了,似乎他对枪支的设计和构造特别好奇,看到什么枪都忍不住要研究一番。
袁城身边有个智囊团,其中有个人叫王奕,纽约大学政治系硕士出身,专门研究裁军和武力制裁,辅修一门机械构造,钻研微型手枪的物理结构。
一切都跟朗白的兴趣爱好诡异的不谋而合。
有一天中午袁城路过射击场,突然发现朗白坐在射击场边的草地上,卷着衬衣袖子,光着脚,顶着一头炙热的阳光却浑然不觉。
王奕坐在他边上,手里拿着一把拆得七七八八的95式,西装上衣随手扔在石头上。
王奕今年才三十多,可能是用脑过度,头顶已经光秃秃的成了一片地中海,在大中午刺眼的阳光下犹如一只大功率电灯泡,反射出雪亮的光。
袁城的目光被那只电灯泡刺了一下:“王奕那小子在跟白少说什么呢?”
他身边一个保镖点点头,悄无声息的离开。
过了两分钟不声不响的回来,低头汇报:“狙击步95式的卧射角度,以及1991年苏联解体中的八一九政变事件。
”
“……他在教我儿子用95式搞武装政变吗?”袁城额角抽搐,“你把他给我叫过来。
”
“是,袁总。
”
没过五分钟,王奕一手夹着西装,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汗珠顺着光亮亮的脑门滴溜溜往下淌:“袁、袁总!”
袁城坐在车上,好整以暇的问:“你在教我儿子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王奕深吸一口气,“……报告袁总,俄罗斯近代文学!”
“拿95式当教鞭?”
“啊?”王奕表情带着真诚的惊异,“那是九五式?”
“……”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您知道我是专业是学微型手枪的,狙击步它实在是太大了!”
袁城冷冷的盯着他,盯得王奕脑门上汗珠哗哗的掉下来。
足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