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与死都毫无痕迹可寻,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向哪里去。
人从生到死,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就是都无法摆脱迷惑。
何必再在意这空虚不实的人生中的事情,这大千世界、人生都像是一场梦。
最初世标题。
出自宋代《嘉泰普灯录卷十八》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译文:
这是佛家偈语。
月如佛性,千江则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映。
任何一位众生,只要有心向佛,他便会有佛性,任何一条江水,只要有了水,就会有明月。
天空有云,云上是天。
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都是青天。
天可看做是佛心,云则是物欲、烦恼。
烦恼、物欲尽去,则佛性本心自然显现。
大结局标题。
出自《楞严经》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意思就是说只要一人顿时抛弃贪嗔痴,放下对自身的执着,就立刻能证悟佛的境界,类似的意思还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
所谓的大结局,其实就是每个出场角色放下自身的执着,啼野,将欲行是如此,伏?更是如此,最要突出的还是伏?本人心境的转变,而和尚的顿悟要早一些,他在第九世之前就已经顿悟,就像当时写的,要渡人先渡己。
尾声标题。
出自宋代法常禅师《楞严一笑》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
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珽珽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这首诗是南宋法常禅师临终前写的最后一首诗,法常和尚念完后就停止气息进入了涅槃。
译文就不具体写了,有兴趣的可以查查,这首诗更重要的是意境,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境界,关于证悟,关于菩提。
我很喜欢这首诗的意境,所以把它当作收尾的标题。
蝶梦南华也是像庄周梦蝶、蝶梦庄周一样,让伏?回到前世的那柱香的名字就叫蝴蝶梦。
我讲了这么多,但是我本人其实半点也不懂佛教哈哈,道教也不懂,真的不了解这些宗教,所有浅薄认知都是靠着百度了解的内容,如果小说中有写错或者冒犯的地方,欢迎批评和指点出来。
天光乍现,一道列缺自天际突飞来,劈开昏沉午夜,将乾坤都照得灿亮。
万钧雷霆随之而至,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