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泽的殒命归咎于长公主身上,理由都是现成的,这李将军为什么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在定亲一周后就出了事呢?一定是长公主克夫。
这种言论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天,长公主“克夫”的名头就这样在百姓之间传播开了。
对于百姓的议论,长公主自己不甚在意,太后得知却发了火,下令调查下去,很快就惩处了几个带头传谣的人,这才将有关于长公主的流言压了下去。
在短短一个月里,长公主议了三次亲,三次议亲又相继失败,饶是太后都有些心灰意冷了,想着将女儿再留一留,过段时间再考虑婚事。
可不知怎么回事,几天之后,姬兰玉就在琼林宴上与季云礼这个新科状元郎看对了眼,没过多久,季云礼就进宫向圣上提出求娶长公主。
当今圣上是长公主的亲弟弟,那时他还只是一个14岁的少年郎,对于姐姐的婚嫁,他做不了主,便回去征询了母后的意见。
季云礼只是一介寒门书生,家世清贫且在京城无甚根基,依着太后自己的意思,是不满意这么个女婿的。
可姬兰玉自己流露出了想嫁给季云礼的意思,说服了母后,太后疼爱女儿,便满足了女儿的心意。
左右姬兰玉不管嫁给何人都是金尊玉贵的长公主,只要她母亲和弟弟还在一日,就没有人能欺负了她,驸马的家世如何也没甚要紧。
就这样,昭阳长公主与新科状元郎定下了亲事,没过两个月,长公主就十里红妆嫁了出去。
因为昭阳长公主的身份与美名,她嫁给新科状元郎的故事很是在京城风靡了一阵,城里的说书先生们纷纷以长公主和驸马为原型编了不少话本子,这种才子佳人的故事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追捧,就连那些一心圣贤书的读书人也爱听。
驸马爷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及第看尽长安花,又得了长公主青睐抱得美人归,全家都跟着今非昔比了。
这样的故事大大激励了城里的那些读书人,尤其是和季云礼一样本身家世一般的读书人,听了长公主与驸马的故事之后,他们读起书来都更有劲儿了。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读书人平生最大的两桩美梦都被驸马占了去,有谁不眼红的?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关于长公主与驸马的那些话本子仅仅在京城了流传了一段时间就无影无踪了,茶馆里那些说书先生们也都闭口不谈这段故事,好像完全忘记了驸马这么个人一样。
那时有不明所以的百姓们专门问起,想要说书先生再讲一段长公主与驸马的爱情故事,可那些说书先生们就像商量好了一般,绝口不提此事,大抵是被上面某个他们惹不起的存在封了口。
说书的不再讲,京城里趣事又多,很快百姓们就淡忘了长公主的这桩婚事,转而开始关注起其他事儿了。
也就是一年之后,长公主与驸马和离的消息传遍京城,百姓们才再次关注起这对儿夫妻。
不过这次好似没什么人勒令他们封口了,说书先生们有了新素材,紧跟时事编排了不少关于长公主和前驸马的话本子,再次受到了众人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