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章

首页
    “大概要多少?”甘扬又问。

     “具体得看你想干什么了?”王怡看看他,心说这小子想干吗? 甘扬回答:“做鞋啊。

    ” “真的假的?”王怡就像看着一个傻子。

    很多跑者都喜欢集鞋子,他们俩都不例外,但做鞋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是真的。

    ”甘扬点头,很快把BP都写好了,分析了代工厂盈利模式的风险和弊端,以及尽快开发自有品牌的必要性,总之目的就是一个,跟柳总要钱。

    想当初大学读金融也是柳总的意思,倒不是为了以后找工作,而是因为身边朋友的孩子都念的这个。

    甘扬原本不以为然,这时候才觉得还有点用。

     那份BP王怡看过,写得通俗易懂,但还是没当真。

    商科学生总是在写这些东西,99.9999%最后的归宿是电脑里的回收站和老师办公室里的碎纸机。

     直到这一夜,甘扬从浴室里出来,头发还是湿的,居高临下看着他问:“你还有多久能毕业?” 王怡算了算,说:“一年多吧。

    ”他今年博士第四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能交论文。

     甘扬又问:“毕业之后打算干什么?” “不知道,可能找个地方做一段时间博后再说。

    ”王怡的专业方向比较边缘,美东又没什么制造业,相关的企业实验室最近的也在波特兰,他其实还真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往哪里去。

     甘扬却已经帮他想好了,点头说:“嗯,等你博士毕业也就差不多了。

    ” “什么差不多?”王怡没明白。

     甘扬回答:“做我挖的第一个研究员啊。

    ” 王怡愣在当场,越来越觉得这人当初接近自己就动机不纯,养盅一样养了两年。

     甘扬却更进一步,说:“你要是愿意,你就是我的partner了。

    ” 这措辞叫王怡听得一抖,差点扎到手,还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样的话。

     其实,同样的尝试柳总五年前已经做过一次。

    她亲自去上海招人,复旦生物、医学院、上体院都走了一遍,条件开得十分优厚,说只要你们人能来,除了科研什么都不需要做,每天早上茶都有人帮你们泡好――这是柳总的原话。

     甘扬几乎可以想象那些高校师生们脸上尴尬莫测的表情,人家的研究方向跟做鞋完全不相干,而且柳总其实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甚至连具体的要求都提不出来。

    她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同行里面有不少人在动这方面的脑筋,而且当时代工厂的生意也实在是很好,她有这个闲钱来做点别的。

    只可惜最后一直都没招到合适的人,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类似的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