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首页
    只是这人一贯低调,素日在朝上同透明人一般,未曾发过一言,今日可真是头遭。

     “允。

    ”高座上的鄢昭语气如旧。

     黎九清的心慢慢沉了下去。

     “启禀陛下,原锦刃指挥使宿明绛入刑部天牢三月有余,听说受住了刑部数百道刑罚,然而刑部并没有因此获得其通敌叛国的新证据。

    ”储翊的声音有些温软,可在朝堂上并不显得底气不足,反而莫名有种让人想听下去的魔力。

     “微臣认为,此事不宜久拖。

    行宫避暑归来之后,来年的万国朝会便迫在眉睫,朝堂上下内外都将忙得不可开交。

    锦刃和禁军同时负有保护陛下的重担,若宿明绛无罪便该早日释放,若其有罪也当尽快下出定论。

    ” 百官中一片哗然。

     因为宿明绛这个名字,实在让人无法忽略。

     “陛下,宿明绛通敌叛国罪证历历在册,铁证如山,辩无可辩。

    ”御史台的一名官员出列。

     “但刑部却拿着所谓的铁证迟迟下不了定论,或许是因为事有存疑呢?”储翊接话的速度奇快,让年近六十的老学士想要拉住他都没来得及。

     清俊的状元郎长身玉立,说话不卑不亢,叫人看着格外养眼,可说的话却令朝堂上下都如鲠在喉。

     对于宿明绛,文武百官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恨不得处之而后快,一种是不屑与之为伍,一种是心有惧怕只想躲他躲得远远的。

     总之,从未想过能在朝堂上看见帮宿明绛说话的人。

     他们都知道宿明绛的案子被刑部拖了三个月时间,但碍于陛下的态度不明,那些恨不得立刻杀了宿明绛的人也不敢直接出手,顶多给黎九清送点礼试图借刑部的刀杀人。

     结果黎九清这厮做事磨磨唧唧,一个宿明绛这么长时间都解决不了。

    若非碍着他身后的背景,怕是已经有人明里暗里施压了。

     御史台的人见储翊说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