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首页
    “是,师父。

    阴阳道火虽非奇珍异宝,却也是难得之物,水火奇树的树叶更能助水火属性者悟道,但这些终是旁门左道。

    以这两样外物辅助小师弟修行,我担心拔苗助长,反而不利于夯实道基。

    ” “卓儿,我就知你有此疑。

    慕玄此子,与众人不同:中正平和,心性绝顶,天资不凡,根骨上佳,虽是稚子,却堪受长久闭关之苦,简直是为修道而生。

    水火灵根相辅相成,即使进境神速,法力却凝实浑朴,堪比筑基,此种情况为师也闻所未闻,大为惊叹。

    况且,我略通易数,隐隐算出此子前途,不可限量,更可能是光大本门的唯一契机,我又怎敢轻忽呢!” “师父,小师弟固是惊才绝艳,我自叹不如。

    可大师兄也是天资傲人,冠绝当世,已然是光大本门了。

    ” “哈哈,卓儿,你虽言自愧,实有自矜。

    修道一途,从来莫测,别说是我,就算是太古大能、化神道君,也不敢断言未来。

    况且天道无常,古往今来多少天才人物,谁又敢说大道在手,得大自在。

    ” “卓儿你的灵性根骨也是上佳,更兼体质特异,可是心性修为却是稚嫩不堪。

    修道至今,一百六十载春秋,却对为师、对宗门太过依恋了,外出历练,每多沦为形式。

    可有多少生死一线,痛贯肝肠,柔情百结,豪气干云之时?” “欲要修道,先要入世,于滚滚红尘之中洞明万物、体察万情,方是千锤百炼,大道之机。

    你心如赤子,爱憎分明,固然专心向道,但是不经大死大生,终难窥见道径,登堂入室。

    依为师之见,当游历百年,方能更上一层楼!” 王卓默然良久,对着师父深深一躬,飘然而去。

    只有一声轻叹,似乎环绕在洞府之中,久久不散…… 玉清峰顶之上,万载灵松承云接露,拥霞绕彩,于万载不变的青翠中,悄然抽出了一丝新绿…… 二、阴阳道火通造化,日月同辉显神华 李慕玄自拜别师父,下得山来,回到了山脚下的洞府之中,闭上府门,来到静室,盘足定坐,将此行种种思量许久,若有所悟。

    于是心神慢慢放空,沉静下来,将自身所学道法慢慢的梳理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