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1章

首页
    一起去往上海,坐船到美国继续学业。

    在上海自然少不了与容先生相见,这一路陈萱魏年结交认识人之多,魏金等人大为佩服的同时也难免生出羡慕之心,便是魏金这样向以两个儿子大学毕业为荣的,私下也与儿子媳妇们说,“你们的大学虽说不错,也莫坐井观天,以后还得跟你们二舅、二舅妈学。

    ”她自己也小声嘀咕,“怪道以往人都说念书是极好的事。

    ”又埋怨亲娘魏老太太,“娘,你说爹也是,当初家里不是没钱,却只供儿子念书,也不说叫我去学里念念书,不然我如今也不至于只认得几个字,说不得也能念个学校出来。

    ” 魏老太太最维护自家老头子了,就算老头子去逝了,也听不得人说半句老头子的不是。

    就是大闺女,也不成!魏老太太当即对大闺女发起攻击,“就是叫你学,你也学不出个啥!打小儿学什么都快,就是念书不开窍,认字你就记不住,打算盘也乱七八糟。

    你要是有这心,你二弟妹也是自小没念过书的,怎么她就能读博士做研究,你就不成?你没那根儿筋!”还给大闺女做个总结,“自己个儿笨,不上进,还怨起你爹来了!” 魏金险叫老娘把自信心打击成渣渣。

     闻老夫人还得帮这母女俩劝和,“也不要这么说,我看阿金洋话学的就挺快。

    ” 不待魏金露出得意模样,魏老太太先斜闺女一眼,撇嘴说了,“洋话谁不会说,我都会。

    她一向爱唧呱,在船上洋人少,待到美国,学得更快。

    ” 闻老夫人又是一乐。

     一路说笑拌嘴也没忘了学习事宜,所有人都以为此次出国不过短暂行程,却不知往后多年,风云变幻,许多事却又非人力所能为,人力所能及的了。

    而这其间,又引生出多少故事,多少悲欢,便都是后话了。

     ********** 魏家人和老夫人儿子们走后,闻氏夫妇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如果闻氏夫妇看好国内情势,不会送老夫人和儿子们出国,战事进行的比相像中更为迅速,败退撤离前,夫妻商议,夫妇二人皆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终是决定放下一切职位事务,到美国与儿子们团聚。

     不过,离去前,闻夫人送了陈二叔夫妇一份大礼。

    当初陈萱恼恨二叔一家,硬是把她该得的五十亩田地送给了村里,每年田里收入用于供养村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村里学校的开支。

    闻夫人则是着人买了一千亩田地,送给了陈二叔一家,算是离开祖国前给陈二叔一家的厚礼。

     陈二叔一家得了这天上掉的馅饼如何欢喜便不提了。

     当然,陈二叔永远不会知道,闻夫人当年出国,在美国大学四年读了两个学位,分别是政治学与经济学。

    闻夫人最初是以经商富有闻名上海滩,许多人都说她不愧经济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但其实,她的政治学专业远比经济更好,更出众。

     全文终 作者有话要说:ps:如果说真的不是故意拖着不完结,肯定有许多读者不信。

    写《元配》期间,因为后来有一次长时间的出差,对思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那些天实在精力不够,码出来的文字总不够满意。

    元配的正文完结的恰到好处,番外的完结章要怎么写才不算辜负,石头一直没有想好。

    这期间,收到过许多读者和朋友的意见,让石头快些把番外篇完结。

    石头光番外结尾的大纲就想了不下十个,仍是没有特别满意的。

    天可怜见,赐我灵感,今天突然来了感觉。

     只有这样的结尾,才是石头最无憾的结尾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