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能立下这不世之功,朕也依例为你们加官进爵。
”
这句话一出口不啻于打了众位朝臣的脸,嫌别人升官太快,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
一时间大殿里静得落针可闻~再无人敢出来反对。
于是岳展凭战功一跃成为当朝一品骠骑大将军。
只等着南征大军班师回朝,领旨谢恩。
可岳展带领大军刚回都城,还未领旨谢恩,就在这当口,西北边境又出事了。
原来是羌族来犯,西北边境防控吃力,向朝廷请求支援。
这还是当年崔弋叛乱抽调二十万士兵围攻都城留下的隐患。
虽然后来朝廷又陆续征兵十万填补,可终究是少了十万将士。
边境防护与以前不能同日而语了。
这次羌族瞅准了大魏正在与滇国厮杀,此时攻击大魏西北,大魏要增援西北也是有心无力。
而此时正值秋末,大魏粮食产出之时,赢下战争就可将大魏今年的收成全部据为己有。
他们游牧民族每年入冬最缺的就是粮草,打这一回猎,今年可以过个丰年了。
种种因素让羌族决定大举进犯魏国西北边境。
一时之间去哪里抽调这么多人手派去西北,这个难题又摆在了新皇的案头。
倒是二哥领兵回来受赏,他手下的兵最是善战。
可连续征战几年,再让他带兵出战西北,他自己也说不出口。
而且这几年爹娘虽然嘴上不说,可有时候看他们总是打听南边的战事就知道他们想念二哥的紧,如何再让爹娘担惊受怕?
他还是再想别的办法吧,可第二天议政时,大半大臣上书建议,岳将军刚好带兵回京正可以去西北讨伐羌族。
封赏的时候一个个都不愿意他二哥受赏,战事紧急了,朝臣们都一致让他二哥领兵前去救援,怎么,他二哥是欠了大魏朝的吗?
第332章 他气笑道,“诸位爱卿也莫要妄自菲薄,岳将军都可以于国家危难……
他气笑道,“诸位爱卿也莫要妄自菲薄,岳将军都可以于国家危难之际,墨笔换吴钩。
依朕看,列为举荐岳将军支援西北边境的文臣亦可以学一下岳将军投笔从戎,护我大魏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