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教书育人,治学极严。
听说但凡进了书院的,哪怕是颗歪脖子树,也能给你扳直了,口碑极好。
也有好几位有声望的大儒在,上一次乡试也都中了不少举人。
”
“另外还有。
。
。
。
。
。
”
“那就鹿鸣书院!”
不待魏玉兰念完信上内容,甘采儿一口打断。
魏玉兰默默放下手中的信笺。
“囡囡,你可知这鹿鸣书院有多难进?无数人削尖脑袋连大门都摸不着,甚至不少秀才都被拒之门外。
”魏玉兰有些无奈,“要不,我们再看看其它的?”
“不,要去就去最好的。
”甘采儿很坚定。
魏玉兰重重叹了口气,一旦遇上兰亭舟的事,甘采儿就固执得像头倔牛,怎么也拉不回来。
罢了,随她去吧。
进得鹿鸣书院自然好,若进不去,也不见得是坏事。
魏玉兰在信笺中翻翻捡捡,然后抽出一张,继续念道:“进入鹿鸣书院有四个条件,一是需通过县试,获得童生资格;二是要有进士以上的学者举荐;三是通过书院的考试,合格后才能入学;四是每年束脩二百两。
”
对兰亭舟的才华,甘采儿心里有底,银钱也不是问题,只是这个举荐人。
。
。
。
。
。
她不由微微皱眉。
翻遍清水镇,也没听说谁家出过进士呀。
这人要上哪里去找?
不过旋即,她又舒展开眉头。
清水镇没有,那就上其它地方去找嘛,事在人为,她就不信找不到人!
魏玉兰看着甘采儿坐在一旁,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傻笑,不由摇了摇头。
唉,这傻孩子,真是陷进入一个名为“兰亭舟”的情劫里了。
现在只希望那兰家小子,是位真正的君子。
魏玉兰从柜子里拿出两套新衣,她将衣服展开,往甘采儿身上比了比,然后满意地点头。
甘采儿定睛一看,是两件轻薄的蚕丝娟衣,裙上用金银丝绣满百蝶,极薄,极透,也极美。
她不明就里地看着魏玉兰。
“姑爷那模样,一看就是要招烂桃花的。
”魏玉兰轻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