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调查谢青松的问题。
这些人不走,谢青松他就永远无法轻松起来。
照这个样子,不出半年,他也得进去。
果不其然,等中纪委掌握了确凿证据时,就开始收网了。
以到北京开会的名义,要求谢青松进京。
他带着秘书,刚到北京首都机场,走下飞机的舷梯,就碰上了几个专门迎接他的人,迅速把他押进一辆汽车里,呼啸而去。
随后他的事情也彻底曝光。
经查实,谢青松贪污300多万,受贿1700万,和十几个女性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比着钱名贵,情节较轻,因认罪态度较好,有立功表现,被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20年。
受他们牵连,西江省的一大批厅局级官员纷纷落马,丢官的丢官,进监狱的进监狱,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政局不稳,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中央从稳定西江省的大局出发,从外省调杨春风出任新一任的省委书记,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放明,一步到位,提拔出任省长,这个也是非常规的措施,由常委而不是副书记直接提拔担任省长的,这么多年来,刘放明是唯一的一位。
当时周广生还是省委的组织部长,本来他也有机会担任省长,是最有竞争力的省长候选人之一,但到了最后,还是刘放明胜出。
有人总结,他是北京下派的官员,到西江省挂职的时候,就是中央某部委的司局级干部了,是重点培养对象,担任省财政厅长后,就兼着省长助理。
以后就顺理成章,做了副省长、常务副省长,在西江省也待了将近十年了,情况熟悉,上边又有大领导为他说话,所以到了关键的时候,还是不一样。
刘放明担任省长后,周广生就很失落,但官场上的事情,说不清也道不明,有时候就是命,好在给他了个省委副书记的位子,在十几个常委里面,他的排名,就在书记和省长之后,属于省里的第三把手。
他本来想再干几年,无论好歹,会把省政协主席的位子给他,他也就知足了。
哪承想,关键时候,又来了一个王一鸣,看来,前途渺茫,更加具有不确定性了。
第二章(15)
杨春风来这三年,主要的工作成绩就是稳定了西江省的大局,重新凝聚了人心,唤起了士气,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西江省的各项发展指标,开始逐步走向正规。
和刘放明配合得也不错,两人还没有暴发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小的分歧在所难免,好在刘放明作为省长,也知道自己是捡了一个大便宜的,是这次官场地震中最大的受益者,所以事事想得开,让着杨春风,配合杨春风的工作,这让杨春风感到非常欣慰。
杨春风自己也是省长出身,知道这省长要是和书记尿不到一个壶里,事事对着干,他还真是可以找到办法,你就是书记,一把手,也不可能掌控一切。
所以两个人搭班子,也讲究个合作、共赢,和则两利,斗则两败,大家都要发扬点风格,有些自知之明。
不能光允许自己吃肉,不允许别人喝汤。
那样谁都会受不了,和你对着干,到时候大家都不落好。
所以杨春风这几年,还是能够把握分寸的,有什么事大家商量着来,不搞硬对硬,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西江省的领导班子,也不像前面那几届了,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整天搞得精神紧张,让外人看来,乌烟瘴气,中央不满意,群众也不满意。
对自己的工作成绩,杨春风相信,中央会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的。
这个王一鸣的到来,不会对自己构成太大的威胁,这只是一次正常的人事变动而已,不值得大动干戈,自乱阵脚。
对于高天民的建议,他觉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周广生这个人,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干工作绝对是一把好手,但就有一个毛病,自视甚高,轻易不服人。
现在在省委常委班子里,他基本上只听书记一个人的了,就是省长刘放明的话,他有时候也会装糊涂。
贝壳()免费小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