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留学的圈子里,很多华人学生都将“上里”视为未来的理想雇主,苏却自然也有所耳闻。
丁溯薇整个人越说越蔫巴,“我打了好几次电话,别说和他说上话,我连秘书那关都过不去……”
“打一个给我听听。
”苏却把最后一口糖油饼丢进嘴里。
“啊?现在?可是……”丁溯薇眼神里写满了抗拒。
“别可是了。
你现在打,还能有我给你壮胆,省得你晚上躲在被窝里哭。
”
苏却将手机硬塞到丁溯薇的手里。
丁溯薇抱着手机,像只被逼到角落的小仓鼠,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苏却,希望她能收回成命。
但在对方那双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睛注视下,她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手指哆哆嗦嗦地按下了拨号键,整个人都快缩进座位里了。
“喂,您好,我是京大学生会的丁溯薇……”声音越说越小,“想请史总参加我们校庆活动……”
“抱歉,史总日程排满了。
请问您有预约吗?”对面是标准的职业疏离。
“呃……没有……但我们这个活动真的很重要,能不能请史总……”
没等她说完,电话那头直接打断,“建议您发邮件,我们会筛选整理后给史总过目。
”
“哦,好的……”
“好的,感谢您致电‘上里’,再见。
”
电话里传来挂断后的忙音,丁溯薇耸拉着肩膀像只湿漉漉的小狗看向苏却。
“就这?”苏却撑着下巴,哑然失笑,“你就这样打了很多次?”
“呜呜……这些秘书都好冷漠好可怕……”
苏却拍了拍挂在她胳膊上正嘤嘤嘤的丁溯薇,朝她伸手,“来,给你演示一下。
”
她拿过手机,熟练地按下之前拨打的号码,开了免提。
“您好,这里是上里集团。
”
前台标准的问候从电话里传来。
苏却的声音突然变得专业又自信,字句清晰,甚至有种播音主持感,“您好,我是京大校庆商业论坛办公室的苏却,我们正在筹备一场关于《新能源行业创新与传统制造业转型》的主题论坛。
刚刚我们学生会的丁溯薇联系过您吧?她可能太紧张了,没把事情讲清楚。
关于校友采访项目,我觉得史总会感兴趣尤其是关于品牌曝光和校友网络的价值。
”
“校友网络?”
秘书原本被她绕得云里雾里,最后几个词却抓住了她的注意力,语气明显松动。
“是啊,”苏却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史总带领‘上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拿下世界第一,不仅是行业标杆,也是京大的骄傲。
您知道的,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国内,很多年轻人都把‘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