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日天气晴好,放学之后,公子和桓瓖来到城阳王府中,在他的园子里赏玉兰。
“怎会尽弃。
”桓瓖不以为然,“在朝廷眼中,秦王可比残匪要紧得多。
”
“这便是不妥。
”公子道,“若论养兵自重,梁王、赵王、豫章王、会稽王等比秦王更甚,而朝廷只患秦王。
”
桓瓖道:“你也知秦王功劳最大但兵马最少,不动他动谁?”
正在画兰花的城阳王不紧不慢道:“还有一事,你们三人想来不知。
”
“何事?”公子问。
城阳王不答,却忽而转头,看向我:“霓生,你看这兰叶是浓些好还是淡些好?”
我看了看他的画,道:“殿下画的既是玉兰,自是淡些好看。
”
城阳王颔首,提笔在兰叶上添了色,对公子道:“我看霓生甚是懂画,不若你将她给我,我另赐你两个美婢,如何?”
公子无动于衷:“殿下还是先说说宫中何事。
”
城阳王道:“父皇还未定下人选之时,太子曾向圣上请战,圣上未应许。
而后,太子回宫饮酒,将寝宫砸了一遍。
”
公子和桓瓖皆诧异。
“哦?”桓瓖笑了笑,“太子么,这也不是头一遭。
”
“这还不止,第二日,太子与三皇兄到苑中骑马,太子教三皇兄去父皇面前替他求战,你们猜如何?他竟也真去了。
”
公子问:“而后呢?”
“自是被父皇训斥了一顿。
”
我在一旁研着丹青,听到此处,忍不住看了他们一眼。
这个太子,说起来,跟我还能扯上一点关系。
当今皇帝,别处建树无多,生儿子倒是在行,有十七个。
他立过两位皇后,后宫的宠妃年年翻新。
太子的生母荀皇后,就是当年连累我入狱的袁太后和袁恢的外甥女。
当年袁氏虽可一手遮天,但终究要脸,没有让自家的人继续当皇后。
当然,肥水也断不可流了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