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平平,最终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
她上大一的时候,刘馨生了她弟弟。
她爸中年得子,终日把“大儿子”三个字挂在嘴上,人前人后毫不避忌地发表“终于后继有人”的言论,即便是当着她的面。
在她爸看来,“有儿子才算有后,女儿终究是个外姓人”这件事,就和地球是圆的一样,是人类公认的事实。
虽然她爸和刘馨说他们如今是“一家四口”,但她知道,她现在是外人了。
她这几年之所以敢在家里呲毛,不过是仗着她爸爱她而有恃无恐,如今被她弟取代了位置,她再无从仗恃。
她变得懂事了,不再为了刘馨的事儿和她爸闹腾,和刘馨的关系也没了之前那么剑拔弩张,她回家的时候,两人也能不冷不热地说几句话,维持表面的平静。
她读书的大学就在本市,但她周末经常不回家,对家里的说辞是约了朋友。
实际上,大学四年,她并没交到什么朋友,经历了那样的高中生活,她根本不会与别人相处,不会交朋友,她也觉得自己不需要朋友。
同寝的舍友也尝试过向她抛来友谊的橄榄枝,叫她一起去食堂吃饭什么的。
她总是找借口拒绝,次数多了也不太好意思找借口,每到吃饭的时候,便想方设法的消失,比如缺席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或者傍晚一个人躲出去,错过舍友们的吃饭时间,时间久了,便也没人再叫她了。
周末的时候她会去图书馆,但不是学习,多半是捧着一本小说,或者几本杂志坐上一天,也可能自己去逛街,看场电影,做个美容。
她开始认真护肤,学习化妆,一方面当然还是女孩子的爱美之心,另一方面,护肤也好,化妆也好,总是很耗费时间的,很适合常年一个人的她来消磨时光。
她的生活没什么目标,得过且过,反正她爸有钱,不用她去拼命讨生活。
她给自己的规划特别简单,大学毕业后,让她爸给她两三处房产,自己住一处,其他的租出去,愿意工作就去工作,不愿意就吃房租吃到死,不谈恋爱不结婚,一个人逍遥自在。
但她的“憧憬”又被刘馨给打破了,她大四那年,刘馨劝她爸把她送出国,说如今早就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了,女孩子也要不停提升自己,现在本科生遍地都是,她一个二本文凭,将来不好在社会上立足。
她爸被说动了心,找人联系了英国的学校,要她去英国继续读书。
她不懂刘馨为什么总要和她“作对”,她不过只是想要几处房产而已,她爸的资产统统给他们母子,她干什么非要“赶尽杀绝”把她赶出国!下一步是什么?肯定又要对她爸说孩子大了要独立,房产什么的都不能给,让她自己去奔。
她肯定就是这个打算!
她妈去世后,她就没认真学习过了,初中的成绩还勉强算是中等,到了高中便一落千丈。
如果不是她爸花钱托人给她安排进了重点高中,被老师一路拎着脖领子往上拉,她甚至未必能考上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