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首页
    王康道:“若二郎不弃,仆与拙荆愿随二郎进京。

    ” 秦亮再次回头,他的脸对着王康,暗里却忍不住观察了一下董氏微妙的表情。

    这时她抬起了头,已是毫不掩饰地看着秦亮,期待的情绪似乎重新燃起了。

     秦亮想了想道:“令堂怎么办?” 王康道:“请秦君定期支取一些粮食,并 托邻居稍加照看。

    仆愿追随二郎左右,尽心侍奉,以报二郎之恩。

    ” “那行。

    ”秦亮干脆地点头。

     庄园上与秦亮关系最亲近的庄客,除了饶大山就是王康。

    饶大山虽然孔武有力,却目不识丁,而且有时候没什么耐心。

    王康则会识字算数,看起来也细致一些。

    将来到了洛阳人生地不熟,多个帮手或许不是坏事。

     后边的董氏自是强忍着惊喜。

    但秦亮发现,王康也非常高兴,清瘦的脸上似乎也多了许多喜悦,只是报恩的话能有这么高兴? 一行人已走过了庄园的土墙,有一会儿没再说话。

    不过雨声“哗哗”笼罩着一切,沉默也不显得突兀。

    秦亮的木底牛皮面的鞋子上全是泥,硬邦邦的麻布衣服被飘来的雨水浸润了,反倒更舒服了一点。

     就在此时,秦亮忽然回过神来,顿时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王康的心情。

     在庄园里的附农终年劳作,收成的六成都要被拿走(官府收税找庄园主),勉强只够糊口,其实就是农奴;普通庄客比附农好一点,会得到一些额外的赏赐,但也好得有限。

    何况王康近年的身体不太好,活得实在不容易。

    但如果王康将来能跟着做官的秦亮,显然生活负担就能大大减轻。

     如此小小的改观,就能让一个人感到满|足和高兴。

    王康乐观的心态,让秦亮也受到了感染。

     而今世道等级森严,秦亮至少能直接入掌权者的法眼,出仕做官,还有什么好苦闷的呢?不管怎样,曹爽在最近几年内应该倒不了,所以秦亮至少这几年的日子不会太难过。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罢,身在乱世,长命百岁本身就不容易。

     想开了之后,秦亮甚至觉得这不完全是条死路。

     在大魏国走仕途,出身几乎能决定九成前途。

    以秦亮这样的身份,若要有所作为、若不想白白来三国走一遭,曹爽几乎已是秦亮唯一仅存的机会。

     至于未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别的可能。

    譬如曹爽反败为胜?但秦亮琢磨了一会儿,觉得难度挺大,不然明帝曹叡驾崩的时候,曹爽就不该把原先那几位顾命大臣搞|下去。

    秦亮又转念一想,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