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首页
    ,步履如风。

    回到城东的东阳门附近的府邸,司马师便拿着誊抄的《请吕公止争界书》去见了父亲司马懿。

     司马懿接过简牍,瞅了儿子一眼,缓缓转身走到案前,盘腿坐下来看文章。

     他的发鬓已经斑白,背有点弓,但个子很高,仪态毫无佝偻之感,在儿子眼里倒像是岩上青松的身姿。

    他没有说话,目光在简牍上逗留。

    那张长脸上的小眼时而浑浊、时而锐利,即便是没有被他注视着,别人也有被盯着的错觉。

     这间屋子是后房,采光稍差,光线不明亮,头上便是裸露的“人”字梁架,让人觉得阴暗中透着粗犷。

    司马懿身穿麻衣、头戴白洽,乍看就像穿着孝服一样,更添阴森之气。

    司马师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儿,司马懿才终于开口了,他用随意的口气说道:“士族多不愿附于爽,宗室怨其背叛。

    秦朗族中之人,身份暗合爽意。

    ” 司马师听罢点头称是,一脸敬意道:“阿父直切要害,一语中的。

    ”稍作停顿,司马师又有点感慨:“儿听说了此事曲折之后,却有些佩服秦亮。

    ” 司马懿也露出了些许好奇之色,“此人与吕公(吕昭)素不相识,又是从河东迁到冀州的人,无甚根基,仅凭一篇文章就得吕公相助,实非易事。

    ” “确实是奇了。

    没有机会的事,愣是给他无中生有、找到了着手之处。

    ”司马师轻轻干笑了一声,“儿还问清了更多细节。

    据说,秦亮主要靠的是吕公之子吕巽从中尽心出力。

    或许吕公本不会看重此事,吕巽却想展现能耐、讨其父欢心。

    亮应是利用了这一点。

    ” “小小年纪,有点意思。

    ”司马懿点头道。

     司马师又道:“对于文章,洛阳有几个名士的评语是‘刚正直率、深明大义’。

    此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矣。

    ” 他稍作停顿,沉吟道,“听说何晏派人征辟过亮,亮以守孝为由谢绝,似乎并不愿意依附于大将军一党?今是大将军(爽)派人下去,亮会不会又装病?” 司马懿先是摇头,马上又有点疑惑的样子:“要看他(亮)是怎么样的人,怎么看待世人。

    是宁可我负天下人,还是天下人负我。

    ” 司马师不解:“亮拒绝何晏征辟的缘由,不是怨大将军等人背叛宗室么?” 司马懿淡淡地说道:“不管他出于什么缘由,那也是之前。

    现在为了自保,形势已变。

    ” 司马师想了想:“阿父言下之意,仲长家的人或许不念亮宽恕之恩、反生仇怨?” “仲长家将怎么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