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8章

首页
    以想象,这个来访者确实是李自成,他是来找张献忠要援助的。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李自成就这么在谷城待了几天,都没人管,又大摇大摆地走了。

     其实不是没人管,是没法管。

     张献忠之所以嚣张,是因为他手下还有几万人。

    而熊大人,我说过,他的主要能力,就是这里、那里地忽悠,要真拿刀收拾张县长,就没辙了。

     而且更麻烦的是,他还收了张献忠的钱。

     在明末农民起义的许多头领里,张头领是个异类,异就异在他不太像绿林好汉,反而很像官僚。

     比如他在投降后,就马上马不停蹄地开始送礼。

    从熊文灿开始,每个月都要去孝敬几趟。

    而且他还喜欢串门,联络感情,连远在京城的诸位大人,他也没忘了,经常派人去送点儿孝敬。

    所以每次有什么事,他都知道得比较早。

     此外,张县长还很讲礼数。

    据某些史料讲,他去见上级官员时,还行下跪礼,且非常周到。

    具有如此天赋,竟然干了这个,实在选错了行。

     古语有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张县长的心,似乎也差不多了,从上到下,都知道他要反,只不过迟早而已。

    比如左良玉,曾多次上疏,要求解决张献忠,还有阮知县,找熊文灿讲了几次,熊大人没理他,结果气得阮大人回家自尽了。

     总之,无论谁说张献忠要反,熊文灿都表示,这是没可能的,张献忠绝不会反。

     对此,许多史料都奋笔疾书,说熊大人是白痴,是智商有问题。

     我觉得这么说,是典型的人身攻击,熊大人连忽悠都能玩,绝非白痴。

    他之所以始终不相信张献忠会反,是因为他不能相信。

     我相信,此时此刻,熊文灿的脑海里,经常出现这样一番对话,对话的时间是两年前,熊大人刚刚接到调令,在以找死的觉悟准备赴任之前。

     对话的地点,是庐山。

    对话的人,是个和尚,叫做空隐。

     熊文灿跑去了庐山,找到空隐,似乎是想算卦,然而还没等他说话,空隐和尚就先说了: “你错了(公误矣)!” 怎么个错法呢? “你估量估量,你有能搞定流贼的士兵吗(自度所将兵足制贼死命乎)?” “不能。

    ” “有能够指挥大局,独当一面的将领吗(有可属大事、当一面、不烦指挥而定者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