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1章

首页
    杨嗣昌之所以推举熊文灿,只是因为一个误会。

     不久前,两广总督的熊文灿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崇祯的一名亲信太监来到广东探访,干啥不知道。

    虽说来意不明,但对这种特派员之类的人物,熊总督心里是有数的,专程请过来吃饭。

     既然是吃饭,就要喝酒,吃饱喝足,再送点儿礼,这位太监也很上道,非常高兴,一来二去,也就熟了。

     既然是熟人,也就好说话了,双方无话不谈,从国内形势到国际风云,什么都说,但只有一件事,熊总督始终没有套出来。

     你到底来干什么的? 几天后,这位太监要走,熊总督决定再请他吃顿饭,最后套口风。

     这顿饭吃得很满意,双方临别,喝得也多,喝着喝着,就开始说起民变的事。

     熊总督估计是喝多了,外加豪气干云,当时拍着桌子大喝一声: “诸臣误国,如果我去,怎么会让他们闹到如此地步(令鼠辈至是哉)!” 他万没想到,有个人比他还激动。

     太监立即站了起来,他流露出多年卧底终于找到同志的表情,热烈地握住了熊总督的手,说出了熊总督套了很多天,都没有套出来的话: “我到这里来,就是来考察你的!回去我就禀报皇上,让你去平乱,除了你,谁还能扫清流贼(非公不足办此贼)!” 酒醒了! 熊总督到底是多年的老官僚,听到这话,当时酒就醒了,脑筋急速运转后,凭借二十余年的功底,立即提出了五难、四不可。

     所谓五难、四不可,大致就是九个条件,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熊总督才能勉为其难地上任。

     大致说来,这就是一篇公文,就算让专职秘书写,也得写个一天两天,熊总督转眼就能完工,实在用心良苦。

     然而,太监也并非凡人,只用一句话,就打碎了熊总督的如意算盘: “你放心,这些我回去都会禀报皇帝,但如果皇帝都答应,你就别推辞了。

    ” 就这样,熊总督的一片报国之心穿越上千里路,来到了京城。

     崇祯知道了,杨嗣昌也知道了,在那遥远的南方,有一个叫熊文灿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