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山村人家 第19节

首页
    。

    ” 事已至此,冯小河也不能将人辞退了回?去,只好叮嘱两人,干活时多看顾着老人些。

    三人往棚里去时,佳慧看姑姑满脸做错事的沉痛,忙挽着她?胳膊,说:“姑,你信我,宋三婆肯定能活到九十岁,哪里就跟冯小河说的那样了?” 幸好除了宋三婆,姑姑请的另五个女人都还年?轻,且个个手脚麻利、人品厚道。

    每天七八点钟,大家就进了大棚,紧赶慢赶地摘出一批来。

     中午宋三婆跟另两个女人在厂里吃饭,炉子?上煮着五花肉炖白菜萝卜,另配两碟炒辣椒粑粑之类的下饭菜,所有人围在一起吃。

    起初宋三婆还不肯跟他们同桌,说自己?老了,又是涎水又是眼泪的看着脏相,怕年?轻人嫌弃,要端了碗去旁边吃。

    奶奶和外婆强拉了她?来,又配了一双公筷,她?这才肯坐在炉边吃。

     饭后稍事休息,几个人就要把上午摘的香菇分门别类地筛选好。

    花菇单独装一筐,剪去伞柄拿去烘烤。

    剩下的还要挑出个头太小不中看的、菇面残破的、虫蛀糊黑的等等。

    分类装好后,再去采摘下一批。

     还有三个女人中午不在厂里吃,要回?家一趟。

    因为?家里喂了猪和鸡,人可以不吃饭,畜牲是一定要喂的。

    在家忙完这些活儿,她?们便急急地扒两口饭,又骑着摩托车过来了。

    到下午四五点钟,这三人又要提前去接孩子?,然后回?家做晚饭等等。

    最?后过秤算工钱,这些人的工钱便比其他人要略低些,他们也都心服口服。

     采菇的时候,奶奶和外婆自然也都来帮忙。

    两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把摘来的香菇分类,佳慧和姑姑则负责采摘。

    穿行在大棚的菇架间,眼睛扫过面前一根根菌棒,棒上次第开放着一朵朵小伞,摘下小伞时,根部断裂会发?出一声轻响,整个过程让佳慧觉得很治愈、很美妙,也让其他人充满收获的喜悦。

     怎么?能不喜悦呢?采菇都在大棚里,不用?到外面吹冷风,跟去工地搬砖这类重体力劳动相比,无疑是轻省多了。

    就连八十三岁的宋三婆也能胜任,不过就是眼力不济,速度略慢些罢了。

    到晚上过秤时,摘得多的人能有一百二三十块工钱,抵得上工地上的大师傅了。

    就连回?家喂猪的几个女人也能挣到七八十块,这让她?们怎么?能不高兴?这简直不是在摘香菇,是在菌棒上捡钱啊。

     既然老板不肯让她?们吃亏,她?们也不能让老板吃亏。

    女人们把一等花菇和二等香菇归置得整整齐齐,尤其是宋三婆,虽然年?老力弱,可是为?人勤谨,满筐提不动就多跑两趟,绝不给?人添一点麻烦。

     烘烤房整天嗡嗡地响着,把一批批花菇烤到八成?干,再摊在圆簸箕里,端到太阳下去晾晒,这样不仅省电,也能提高烘烤效率。

    采摘的湿香菇则是头一天用?袋子?装好了,搬进货车车厢,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冯小河就要起床,开着车给?市里几个农贸市场的档口送过去。

    送完档口若还有剩的,便赶紧去早市上批发?着卖一波。

    若剩个一两袋也不打紧,拉回?来晒成?干菇,到时一样发?卖。

     十二月是他们的收获季,家里的每个人都忙忙碌碌,连苗苗和七宝走路都比平时要快。

    到了周末,两个孩子?也会去厂里帮忙,她?们不会采菇,但是会挑选。

    两个小女孩各搬一个竹椅子?,坐到奶奶和外婆身边,按照大人告诉她?们的规格,严格挑选每一朵香菇。

    偶尔还要举起香菇询问?:“大太太,这一朵破了个小口子?,要放哪个筐子?里?” 每个人都忙,但每个人的心情都很雀跃。

    冯小河第一次开着小货车去市里,就带回?了四千多块钱。

    这是香菇厂的第一笔收入,投入了这么?久,终于有回?报了。

    看着那一小叠钞票,奶奶和外婆喜得合不拢嘴,当天晚上回?家后,两人特意赶着做了香菇肉丝面。

    自家种的香菇怎么?会不好吃?新鲜香菇切成?片,和肉丝一起炒,起锅时再放一把碧绿的蒜苗,厚厚铺在汤面上,忙了一天,吃上这么?一碗咸淡适口的面条,再暖暖和和地洗个澡,晚上睡觉时,连梦都是香的。

     第33章香菇酱 第一茬香菇摘到尾声时,已经到了元旦,茏山镇落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大雪纷飞而下,两个小?时后山林、道路都陆续白了。

    冯小河从市里开车回来时,眼看着路边农田的麦苗被积雪掩盖,赶紧找了个地方把防滑链装上了。

     农村人对?元旦这?种节日没什么概念,下雪天香菇厂也没有休息。

    大家趁着天还不太冷,把最后一批香菇赶着摘了,该烘烤的烘烤,该装车的装车。

    这时候就显出那套烘烤设备的宝贵来了。

    普通农户碰到下雪下雨天,只能白白等?香菇长老,不敢轻易采摘。

    摘了若不能及时运出去?卖掉,又没有个好太阳,放在家里捂几天就会霉烂,这损失的可都是一年的收成啊。

     菇厂再小也毕竟是厂,有货车拖到市里去?卖,有烘烤设备把香菇及时烘干,这?就比绝大多数农户要强。

    冯小河卖完香菇回家时,把车停在石墙边,看着半坡上的房屋炊烟袅袅,心情很好。

    坡上坪子里,苗苗和?七宝正带着狗在雪地里疯跑,见到冯小?河,两人赶紧扑过来,邀请他跟她们一起堆雪人。

     奶奶适时出现了,朝几个人喊:“等雪停了再去堆!一个个也不怕冻,都进?来喝杯热水!” 厨房的窗玻璃上蒙着一层白雾,里面香气喷鼻,且还带着点?呛人的辣味。

    烤火炉已经烧起?来了,大灶上佳慧和?外婆正在搭手做酱。

    原来趁着雪天事少,佳慧早上买了几斤牛肉回来,要做香菇牛肉酱,这?时候已经熬得差不多了。

     贴了白瓷砖的灶台上,摆放着好几个瓶子,每个瓶子里都装着深褐色的酱,上面浮着一层油封口。

    这?一种是不辣的酱,锅里的则是放了辣椒的。

    佳慧尝了尝,两样她?都喜欢。

    这?时冯小?河带孩子们洗了手也进?来了,三个人围在灶台前,纷纷吸鼻子说“好香!”,其中七宝尤其话多,连问:“这?是香菇牛肉酱吗?有牛肉吗?辣吗?我?能吃吗?” 外婆拿了筷子,喂她?尝了尝不辣的酱,七宝夸张地睁大眼睛,连连点?头?:“好吃!还要吃!我?中午就吃这?个!” 中午他们吃的是一锅炖。

    这?边大灶上在做酱,午饭就用烤火炉做。

    青菜豆腐粉丝香菇,再加上姑爹给的肉丸子,煮成满满一锅,热气腾腾的正适合冬天吃。

    炖菜里的香菇,两个孩子现在碰都不碰了,连吃十几天早就吃腻了。

    但新做的香菇酱却?大受欢迎,酱里有花生米,还有大颗牛肉粒,筋道又入味,就连香菇也跟着变好吃了呢。

     “乖宝,少吃点?酱!那不咸么?”外婆苦口婆心劝着吃酱二人组,“来吃颗丸子!再吃块豆腐!苗老师也是!” “不咸!”七宝抬头?反驳,嘴角还粘着两粒饭,“妈妈做的酱可?好吃了!我?要带给我?的张老师尝一尝!” 下雪路滑,幼儿园停课了。

    孩子们在家,上午看一小?时动画片学学英语,下午看一小?时视频学画画,都是佳慧下载好的。

    有奶奶的监督,两人也还算配合。

    饭后两个孩子在厨房的餐桌上看视频,不时从椅子上跳下来喝水,水喝多了又要去?上卫生间,忙得不亦乐乎。

    到傍晚苗老师只画出了一张作品,奶奶便笑着打趣:“那瓶酱耽误我?苗老师多少事!不吃酱,至少还能多画一张!” 这?天晚上七宝挨着佳慧和?冯小?河睡,深夜佳慧忽然惊醒,觉得身下一阵湿意?,伸手一摸,旁边小?孩已经尿床了。

    佳慧赶紧翻身起?床,又叫醒冯小?河,一家三口折腾着洗澡换睡衣。

    给七宝换衣服时,熟睡的小?朋友被惊醒,生气地哭起?来,被她?爹用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