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与蓝正杰,本是下嫁,自家侄儿若能娶了锦甯,也不算高攀。
而且丈夫对她家的门风知之甚深,多半是不会为难。
只是没想到一纸旨意将她的算盘打乱,算是就此落了空。
明慧郡主的身份摆在那儿,她娘家侄儿再出息也攀不上了,让她扼腕的很。
也由此,才会在太后说“打消了那心思”的时候忍不住变了脸色。
这会说的是锦甯的婚事,可是某人自己却是老神在在,一点儿也不在意。
这群女人也就说说罢了,要是真的凭她们三言两语就能定下来,那她也就别混了,趁早回地府歇歇享福去好了!
皇帝是摆着看的啊?老爷子上窜下跳的折腾感情是白给?别说什么太后皇后也能发懿旨的话,那纯粹都是吓唬小孩儿的,没跟皇帝商量过,就是太后也得掂量掂量值不值得,会不会触怒了帝王的威严?
来时是两辆四骑马车,出了慈宁宫回府时成了三辆,就算清空了带进宫里的礼物,可带回去的也没少了,临走时皇帝又赏了些郡主当用的物件,大件小件的东西堆得满满的,直教人眼红的恨不得生生抢了去。
蓝家的三小姐蓝锦甯得了圣旨,封了郡主赐了封地,这事只一天便在京畿传开了。
就连有几位王爷的贵女都只是挂着郡主的名头而没有实际上的好处,凭什么她一得就是全套的?而雁乐城又是那样繁华的都郡......莫说别人要暗恨暗恼胡乱妒忌一把,就是武郡侯府的蓝家大房三房的人心里也没少难受了。
大房的蓝正恺一直以来似乎都稳如泰山似得,抱持着不掺合不冒险不出头的“三不”原则,让大房稳稳地立于不败之地。
刘氏固然不及王氏出身好,懂得多,但她会看脸色,又素来谨小慎微,持家也还算贤惠,从来不会犯什么大错。
便是前两年那件事,也是受了金氏和公孙氏的牵连,因而蓝正恺对她一直都还算满意。
可是现下不成了,看着二房蹦达的欢畅,蓝大爷心里忽的冒出一股抑郁之气。
瞧瞧人家的儿子女儿,一个赛一个的能折腾,末了却折腾除了一个郡主来,就是那闯祸的,也没受了惩罚,打了人一点事儿也没有不说,还要等着别人上门给他道歉......别以为他不知道锦奇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靖王世子来过的事情瞒得过外人却瞒不过他这家里人。
老话说得好家贼难防,大约就是这么个意思。
有点事儿心里都门儿清,只是一家人关起来说话,他还不至于蠢的帮外人打击自家兄弟罢了。
这就已经有些憋气了,锦奇的嚣张他可是没少见识,每次家宴上别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