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数,蓝正齐都有好几个儿子女儿了,虽然相对他的年纪而言也不算多,心里却还是有丝难过。
没嫁的时候,看着他的儿女,还不觉得什么,这一旦嫁了,有了耳鬓厮磨,便觉着在乎了。
但想到自己事前就是知道这些的,心气也就平了。
大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姑奶奶蓝锦珍领着弟妹上前叫人拿了赏也就没了。
待到二房的几个孩子时,银铃儿的脸色明显就要好看的多,给的礼物也厚重的多,这就碍了某些人眼了。
银铃儿偏就喜欢二房,在她的意识里,自然是要亲厚些的,宫里的教义嬷嬷虽然教了她一些东西,但终归时日尚短,没能教全乎——再说,太后也不会让她太全乎,总要看她些笑话才好——于是,二房再次成了大房三房嫉妒的焦点。
锦华不动声色的带着弟弟妹妹接了小三婶的东西,转手交给身边的小厮丫鬟们了。
二房这边的动静,蓝浩文第一次这么仔细的看在眼里,忽然就有了比较。
正杰过于耿直,这本不是什么好事,可是想到他要过继了,却忽然觉得顺眼起来。
再一看他家的儿子——比大房三房家的沉稳,就是蓝鞘这个庶子能比上一二分,可他毕竟岁数长了很多,他家的女儿——比大房三房懂事,包括最小的两个庶出孩子,都听话又可爱......
是不是人到了不能挽回的时候,就会对要失去的东西觉得特别宝贝?
喝完新妇茶,各自也就散了。
大房二房都是在各自房里吃过早饭才来的,可没胃口在这儿再吃一顿。
山珍海味的也吃不下,更别提是蒙族女人做的早饭了。
只留下蓝浩文和祝氏,还有面有菜色的三房人,聚齐在堂屋里,不尴不尬的吃饭。
下午,蓝锦珠就跟着夫婿回了婆家,不是她不想留,只是她家相公吃过早饭就不跟她说话了,觉得她不知礼,不孝顺——她的紧着点回家安抚,别让院子里那些女人钻了空子。
钱家是不知蓝家显赫,但几个姨娘还是养得起的,虽然人家敬着她,可嫁了两年肚子还是没动静,自然少不得往屋里抬女人——好在钱明待她一向不错,多半日子都是在她屋里住的。
这一回,只怕少不得要费神解释一番。
不光是为了她不知礼的事儿,大概他还有些别的想头。
比如说,嫁了人的姑娘,老惦记着娘家事是个什么状况?这是觉着武郡侯府才是她的家了?
不都说嘛,男人书读的越多,就越爱多想,越小肚鸡肠......
锦珠暗自懊恼自个的冲动,打定主意要好好挽回自己在夫婿心目中的形象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