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首次领军,就能得此大胜,不知道应不应该说是他洪福齐天。
不过多半人都觉着是六皇子运气好,碰上个不怎么厉害的东盛国将领,这才让他打了胜仗。
武官一系倒不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东盛的那位不厉害,洺屿关如何会被人在三日之内就攻破?只是六皇子不过一个小毛孩子,只会些纸上谈兵罢了,若真要说他有什么厉害之处,还真挺叫人难以相信的。
宸帝看着龙案上的三份奏章,就是这次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捷报。
蓝正恺在奏章上大大夸赞了六皇子的军事才能,溢美之词溢于言表,也不知道是真的佩服六皇子的谋略,还是只是在奉承宸帝;而他那个聪明的儿子,却对自己的表现只字不提,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只说打了胜仗,恭请父皇金安,旁的一句没有多说。
派去的监军却是个老油条,虽说并没有大肆的拍马,却将一些细枝末节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宸帝,他这个儿子很了不得。
看似公正的一封奏章,其实与蓝正恺的大同小异,只不过一个含蓄些,一个直白些罢了。
宸帝将蓝正恺与监军的奏章放到一块,单单留着梁乐桓的那一份。
字体刚正有力,可见书写之人有多年的书底,可这并不该是一个十六岁心浮气躁的少年该有的——如果蓝正恺和监军所言只不过是过分的夸奖倒也罢了,但若是真如他们所言,六皇子竟是如此的文韬武略,那么他自己的这份奏章,就很值得他注意了。
从理智上而言,他宁愿相信是前者。
毕竟,乐桓不过是个少年,即便是比别人聪明些,也不可能刚刚接手就做的如此体面——因为担心他年轻气盛,宸帝特意派遣了几个老道的将军领兵,名为辅佐,却随时都有权利夺了六皇子的帅印——他宁可相信这次的捷报,是那几个将军的杰作。
而从心理上,他同样也希望自己的儿子的确是个军事天才。
既然他于许多方面都能一点即透,说不定这方面也是呢?只是,如果是这样,那么六皇子的城府未免太深沉了些。
没有哪个皇帝会喜欢见到有个自己都看不透的人隐藏在身后,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多疑不是本性,但高处不胜寒,他却不得不小心。
捷报传来的第二日,蓝老爷子进宫了。
蓝锦甯心不在焉的歪在床上,梳理着昨晚“鬼魅”传来的消息。
原户部尚书并未被投入京畿卫诏狱,而是被软禁在了京畿郊外一座小小的院落之中,好吃好喝的供养着,也不知到底是为了什么。
王中书令接过户部之后,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