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紧紧的,唯恐真像她所说的那样,传进了郡主的耳朵里,可没有她的好果子吃。
刚到院门口,陈茹兰便瞧见一个熟悉的人影站在她的院子里,仿佛正等着她似的,不禁一怔,还是丫鬟唤了那人一声,方才醒过神来:“嬷嬷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陈夫人身边最得意的嬷嬷,年约四十多岁,姓赵,生的白胖体面,衣着也比一般仆妇要好的多,平日里,就是她这个小姐也要给她三分脸面。
她是陈夫人的陪嫁嬷嬷,早年也有机会放出府去,不过那时正好她家中连出事端,守了几年孝,耽搁了自己。
只要她乐意,许个体面的管事做个继室还是可以的,不过这位心气儿也不低,宁可终身不嫁也不愿随便加了。
陈夫人不想勉强她,只好任她去了。
虽然还是没出阁的女子,因着年纪长了,底下小丫鬟们便唤她一声嬷嬷。
到三十多岁的时候,她便自梳了夫人发式,再没有提过嫁人之事。
也不知道当年那边挑挑拣拣的,她可曾后悔过?
“大小姐,夫人请您去正屋一趟。
”赵嬷嬷面容端庄,见到陈茹兰,守礼的请安,待她喊了起,这才仰头笑道。
“母亲找我?”陈茹兰莫名的心头一跳,眼皮子不由眨了起来,问道:“可有什么事情么?”
“奴婢也不清楚,夫人之事吩咐奴婢请小姐过去。
”赵嬷嬷笑了笑,又暗示的摇了摇头,示意她不是什么大事儿,不用担心。
陈夫人端坐在屋中抿着茶,边上几个丫鬟正陪着说话。
陈茹兰进去便瞧了出来,母亲的心情似乎并不好的样子,不由有些惴惴,还是赵嬷嬷笑着上前道:“夫人,小姐来了。
”
陈夫人应了一声,抬起眼皮,瞅了女儿一眼:“这一大早的,上哪去了?”
陈茹兰小心的瞧着她的面色,见她眼底不悦,却不知是为了什么。
又想起心底记挂的事情,不由便胡思乱想起来,生怕是母亲知道了那事,兴师问罪来了,忙急急的道:“女儿想着几日没有见着甯儿妹妹了,便上门去看了看她,想请她出门逛逛,不过她身子有些不舒服……”又怕母亲怪罪她与锦甯不亲,特意补充道:“明儿女儿再上门去探望她。
”
“不用去了。
”这么明显的推脱之词,陈夫人哪里有听不出来的道理。
心道自个女儿倒是个实心眼的,还以为人家真的不舒服。
陈茹兰怔住了,母亲不是让自己跟郡主好好亲近么?这是怎么了?难道母亲真的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脸上不禁苍白了两分,身子也有些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