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自然不能免俗,依足了规矩做。
顾家人拿着锹,手上挽着篮子,篮子里头是爆竹、纸钱和蜡烛,祭品,到坟地上去祭拜顾长安。
回来之后,秋菊和冬梅这两个当姑姑的,早就备下了绣着猛兽的虎头鞋,凤形的帽子,或是绣着花鸟的鞋子,做为给侄儿侄女的冬至节礼物。
晚饭肯定是要去顾何氏那边一块儿吃的。
因此中午李氏便将各色菜蔬清洗整顿好,只等晚间拿过去下锅烹煮。
中饭李氏做的是酒酿圆子,把林生和荣兴,小枝都喊过来,说是人多热闹,也是怜惜他几个漂泊异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意思。
一听李氏说做酒酿圆子,秀菱最来劲了,因为她前世喜欢吃这个呀既是酒酿圆子,肯定得有酒娘。
所谓酒娘,就是先把糯米蒸熟,晾凉后,再把酒曲撒到糯米饭中轻轻搅拌均匀,接着把它放进一只陶瓮里,在糯米饭的中间挖一个井,等它发酵生出米酒来。
李氏把个厚厚的包被裹住那陶瓮,三天后就能闻到美美的酒香味,再过一两天米酒就出来了,那股香气捂都捂不住等酒娘出齐了就把酒娘榨出来,装在一只酒坛里。
而这圆子,也就是糯米粉加入水,先揉捏成圆形长条,李氏两手利索地动作着,摘成一大粒一大粒的圆坯;家里的几个孩子笑逐颜开的,用手掌把这圆坯搓成一粒粒桂圆核大小的丸子。
圆子做好了,等锅里的水开了放进去煮到浮上来,就可以捞到碗里。
吃的时候再加上甜如蜜的酒娘和蛋花,搁点糖,吃到嘴里,那真是又甜又香又糯。
李氏笑mimi地招呼林生,还有荣兴和小枝:“多吃点。
这酒酿圆子,老一辈说是能健脾胃,能御寒。
”
小枝圆圆的萍果脸上露出笑容:“婶子做得真好吃,我可是头一次吃这么好吃的东西”
正说着话,赵华娘上门来了,未语先笑地说:“正吃呢?我难得做一次糯米粑,所以也让你们尝尝。
”
李氏便起身拉着她坐下:“来早了不如来巧啦,你吃吃我的酒酿圆子味道怎么样?”
说着就拿了干净的碗,重新把赵华娘下了一碗,另搁上酒酿,特地打了个鸡蛋加进去,然后再端到赵华娘手上。
赵华娘尝了一口直点头:“吃到胃里又暖和又烫贴,滋味好着呢我那个可比不你的,好歹尝个鲜就是了”又招呼众人吃糯米粑。
原来这糯米粑里头还放了芥菜和猪油渣,一口咬下去,油汪汪的,又香又鲜。
顾守仁反而更喜欢这口味,直赞好吃。
秀菱便问赵华娘:“赵婶怎么做的呀?让我娘也学着点。
”
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