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徒们,亲眼看一看赵华家养的活蹦乱跳的黄鳝,他们是不是能够放心?
秀菱蓦地忆起前世的农家乐。
让游客们前去游玩,有鱼塘的,就让他们自己享受一下垂钓的乐趣,然后把他们收获的鱼,按份量称了算钱。
如果有人愿意直接做成入口美味,立马就可以宰杀烹饪好了,端上桌来。
那种感觉,可能与直接上酒楼食肆品味,会大不相同。
毕竟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当然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在里头秀菱不由得在唇边露出一抹微笑。
赵华家的黄鳝,能够引用这种模式吗?
让县城里很少有机会欣赏到水乡景色的有钱有闲的人们,亲自来一趟杨柳洲,看看天蓝水碧,芦苇青青,柳丝摇曳,稻田齐整的养眼景象,再上赵华家的黄鳝池塘亲自动手,徒手捉也好,用硬钩钓也好,用竹夹子夹也好,若愿意放竹笼来关黄鳝,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其实也是有些棘手的。
比如说宣传这一块,象前世一样印制传单到处发放吗?让有钱有闲阶级看到了,自觉自愿地前往杨柳洲来个农家乐?
还有就是,等人家真的上门来了,怎么个接待法呀?钓黄鳝的工具,夹子,竹笼,得准备吧?一般来说,这捉黄鳝最好的时机是晚上。
人家来了管饭不管饭呀?不可能半夜三更,再让人回县城去吧?住宿在哪儿呢?
哎呀,头都想晕了。
秀菱揉了揉眉心:算了,到时候拿这个提议出来,再听听大伙儿的意见,看是行得通还是行不通到了傍晚,赵华又来到顾家,他脸上的神情已经比昨日淡定了很多。
但还是觉得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何况顾家还有秀菱呢?
大家聚在一处,秀菱也就不隐不瞒地把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然后逐个看众人的反应。
顾守仁先是愣了一愣:“啊,发传单?”他心里嘀咕:这都什么事儿呀?还别说,搁他那儿,脑筋真还一时转不过弯来。
秀菱想了想道:“也可以张贴传单,咱们写画好了,瞅哪儿热闹,就贴那墙上,树上,这样来往的人都能看见”
赵华为难地摸了摸耳朵:“别的都好弄,若是真引来了一大帮人,这住宿、吃饭怕是有点儿不好解决。
”
秀萍眉毛一挑:“我有个主意。
咱娘娘原先的屋子,可是三间正房带东西厢的,如今只住着大伯一家子,不是空了好几间屋在那儿吗?到时候就让大伯母收拾出来,接待来客。
当然啦,短不了她的好处,算钱还她就是”
秀菱一边点头一边嗯了一声道:“这法子不错哈大伯母有钱进,想必不会有啥意见”
李氏还在迟疑:“这事儿能成?我怕她不答应哩她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