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娱乐圈的吃瓜影帝 第228节

首页
    关于《时间规划局》冲奖的问题,江哲其实早就电影立项的时候就和巩利聊过了。

     其实巩利是除了江哲之外,第二个看见电影剧本的人。

     而巩利虽然遗憾没办法出演这么有意思的本子,但还是给江哲提供了专业的建议。

     建议江哲放弃戛纳电影节转投柏林电影节,就是她最先提出的。

     用巩利的话来说,千万不要太过在意所谓的“戛纳嫡系”。

     真正的电影大师,从来都不会在意这样的名头。

     再美妙的荣耀也只是点缀,不能让点缀成为枷锁。

     再说了,只要实力够强、电影够好,那么就算江哲出轨了,戛纳也会主动原谅他。

     当然,之所以选择转投柏林,也是巩利认为《时间规划局》参加柏林电影节更有利。

     虽然科幻片作为一种主流电影类型,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世人的喜爱。

     但实际上却鲜有正统的奖项能够给予科幻片应有的荣誉。

     即便科幻片不论是对人类的反思还是对社会的反讽都不会逊色于所谓的“艺术片”。

     但是这种偏见依旧盛行在主流电影圈。

     比如欧洲三大电影节自诞生以来也快有六十年的时间了。

     可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戛纳仅仅授予了科幻片一次评委会大奖。

     至于威尼斯电影节,更是从来没有表彰过任何科幻片。

     欧洲三大之中,唯独柏林电影节在1965年授予科幻片《阿尔法城》金熊奖。

     从这个角度而言,柏林做的确实要比威尼斯和戛纳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最歧视科幻片的其实反而是在科幻片更为盛行的好莱坞。

     因为自诞生以来,奥斯卡奖一次都没有将最佳影片表彰给一部科幻电影。

     若非如此,也不会有土星奖的诞生了。

     要知道土星奖的创始人唐纳德a-里德博士和南加州大学,在1972年创立这项大奖的初衷就是想与奥斯卡奖抗衡,因为他们认为奥斯卡奖对科幻片的歧视破坏了电影的正常发展。

     在听完了江哲的解释之后,韩三品思量片刻之后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确实,以江哲现在的情况还真的最适合去柏林。

     没办法,谁让《时间规划局》太敏感了呢。

     要知道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科幻片,更是一部政治倾向十分明显的电影。

     这要是去了戛纳或是威尼斯,还真的未必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但如果换做是柏林的话,那么有些问题反而不是问题了。

     毕竟作为马克思的祖国,德国人可是拍了不少以马克思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马克思的形象至少出现在几十部德国影视剧中。

     比如今年德国电视2台就在黄金时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