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章

首页
    制;于内,瑞和年间后期,诸皇子夺嫡争斗惨烈,牵动朝野内外。

     其中最令人侧目的,还是黎昌太子鄢渊被刺杀于皇陵一事。

     那是大雍百年无出其右的皇太子,文韬武略样样顶尖,国策争论无一不通,六岁封王,八岁入主东宫,十七岁代父执掌朝政。

     为人贤良,有尧舜之德,治国有方,具经世之能。

    上得君父信任,下受弟侄爱戴,行事无一错处,百官拜服,世人敬仰。

     他是当之无愧的皇太子。

     如果不是皇陵刺杀殁于祭拜途中,大雍可能会因为他而起中兴之世。

     鄢渊死后,瑞和帝哀恸晕厥,无法理事。

    诸皇子陷入夺嫡之争,伤亡惨烈,短短三年时间,十二子居然只剩下齐、吴、魏三王。

     齐王的同胞弟弟,鄢晓的父亲恭王,也是在此期间亡故的。

     最后,瑞和帝终于不再沉默,强撑身体上朝,亲口传位于皇三子齐王鄢沣,自己退居为太上皇,大雍进入平泰年间。

     平泰帝登基不过五载,吴魏两王突然现身京中,带兵逼宫。

    平泰帝措手不及,被两王挟持要求下罪己诏,并自动退位。

     平泰帝自然不愿,被恼羞成怒的两王直接动手刺中胸膛,倒不是致命伤,毕竟还要留着他开口传位。

     他们一边动刑逼迫平泰帝下诏书,一边却又为皇位归属起了争执。

     远在京郊的太上皇得知这一消息,一气之下没能撑住,在顺安郡王鄢昭的陪护下撒手归西。

     随后鄢昭在镇国将军萧长风的护送下进宫,迅速控制住了两王势力。

    被两王折磨得只剩一口气的平泰帝鄢沣,当晚气绝身亡,死前最后一道遗旨就是传位于鄢昭。

     这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平泰五年两王之乱,但其背后还有许多蹊跷和隐秘。

     比如平泰帝为何不传位鄢晓而是鄢昭?比如魏吴两王为何能悄无声息出现在京中?比如久久不理事的太上皇,事发之前,为何突然将顺安郡王鄢昭召至行宫…… 这其中的许多问题,宿明绛其实都能回答。

     包括太上皇瑞和帝临终前,下的那道只有寥寥几人知晓的命令 他要鄢昭发誓,只杀平泰帝,留下魏王和吴王的性命并爵位,然后将他们发落至边境,子子孙孙永不得回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