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首页
    要是不行……”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陆瞳已除去万嬷嬷的鞋袜,坐着稍矮些的椅子,将对方的腿放在自己的膝头。

     只见那脚腕处肿着老大一个包,瞧着吓人,她道:“针刺后经络畅通,淤肿消退,很快就能下地,大娘不必忧心。

    ”说罢,抬手将金针刺进万嬷嬷脚腕。

     万嬷嬷满腹的话便都说不出口了。

     陆瞳的动作实在太快了。

     银筝见状,从旁倒了碗茶递给万嬷嬷,笑道:“大娘宽心,我家姑娘既是这里的坐馆大夫,本事自然不小,且先喝杯茶缓一缓,灸完等约莫个把时辰就好了。

    ” 万嬷嬷接过茶来,笑得很是勉强。

     银筝又搬了个杌子坐在万嬷嬷跟前,与她闲话:“我刚刚听大娘的口音,不像是盛京口音,倒像是应川的。

    ” 万嬷嬷闻言,倒是被转了注意力,笑道:“不错,我就是应川人。

    ” “真的?”银筝高兴起来:“我家也是应川的。

    没想到在盛京也能瞧见同乡,真是有缘!” 万嬷嬷亦是意外:“竟有这样的事,难怪我今日一见姑娘就觉得可亲!” 她二人同乡乍然相逢,自是生出无限亲切,立刻热络地攀谈起来。

    银筝本来就伶俐活泼,与万嬷嬷说些家乡话儿,不一会儿就将万嬷嬷哄得心花怒放。

    拉着银筝一口一个“我的姑娘”喊得亲热。

    说到兴头上,连自己脚腕子上的金针都给忘了。

     杜长卿掏了掏耳朵,似对这铺子里叽叽喳喳的攀谈有些厌烦。

     陆瞳却微微笑了。

     自打进了仁心医馆以来,她没有一刻忘记自己的使命,从不懈怠对柯家的打听。

     这妇人每隔五六日,都要去官巷花市铺子里买些花草,又说得一口地道的应川话。

    银筝当初沦落欢场时,认得一位家在应川的姐妹,侥幸学过几句。

     于是陆瞳早早买通了庙口乞儿,去官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