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悠然地走到闻笙身旁,轻声说道,“闻师妹过奖了,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和老师学。
”
他借着这个空隙,不动声色地轻嗅了口闻笙身上的芬香。
当真销魂。
两人相隔的距离并不算逾矩,可闻笙心里还是犯了恶心。
但她还不愿与宋沂撕破颜面,她道,“宋师兄,天色已晚,你该回了。
”
宋沂微微一笑,拱手道,“确实,不打扰闻师妹了,告辞。
”
闻笙瞥了眼他的身影,转身回了自已的院子,心中暗自琢磨着该如何应对。
她深知,宋沂绝非等闲之辈。
这一世他提前入朝,日后怕是会与相府有更多的交集。
她需要知晓父亲的想法,这一世,决不能再让齐曜上位了。
次日,晨光微熹,天边泛起淡淡的鱼肚白。
闻笙早早起床,亲手做了几样精致的糕点,她提着食盒穿过回廊,来到闻有政的书房前。
书房的门半掩着,透过门缝,她看到父亲正低头翻阅奏章,眉宇间透着一股严肃与深思。
闻笙轻手轻脚地推开门,将食盒放在书案上。
她注意到奏章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其中涉及蓟县、大皇子饷银案以及太子人选之事。
闻有政抬起头,招呼她坐下,“清禾可有何事?”
闻笙微笑着指了指书案上的糕点,“女儿亲手做了些糕点,想给父亲尝尝。
”
闻有政看着那精致的糕点,素来严肃的脸上难得见到了些笑容,“难为你有这份孝心。
”
“还不是娘亲总说您近来都快住在书房了,就算您朝中事务繁忙,也当多注意休息。
”闻笙绕过书案为父亲揉肩。
??l
闻有政放下手中的奏章,拿起一块糕点吃了一口,“近来朝政敏感,身为人臣,理当为此操劳些。
”
闻笙自然地回问了一句,“可是大皇子与前朝之事?”
闻有政沉吟片刻,淡淡地应了一声。
闻笙见他似不愿多提,便主动开口道,“近来书斋的文人也常在议论此事,其中也不乏分析朝中四位皇子势力的。
”
“哦?他们都分析了些什么?”闻有政似乎有了丝兴趣。
“女儿听的也不细致,大抵是便是饷银之事与大皇子无关,他的名声也不好挽回,五皇子成年已久仍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