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首页
    《飞花艳想》  “樵云山人编” 作者刘璋,(一般认为,樵云山人即刘璋。

    )山西太原人,字于堂,号介符,别号烟霞散人、樵云山人,约生于清康熙六年(1667),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雍正元年(1723)任深泽县令,在任四年,后被解职。

    同治《深泽县志·名宦传》有传。

    所著小说,最早行世的是《斩鬼传》,另尚有《凤凰池》、《巧联珠》等。

     《飞花艳想》一书存世早期刊本有二种,均未署刊刻书坊名。

    一本无序,藏上海图书馆,一本有“己酉菊月未望樵云山人书于芍药溪”的序,藏大连图书馆。

    又有旧刊本,书名改题《梦花想》;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

     本书校点,以无序本为底本,参校有序本。

    并将樵云山人之序附出。

     序 自有文字以来,著书不一。

    四书五经,文之正络也。

    稗官野史,文之支流也。

    四书五经,如人间家常茶饭,可用,不可缺;稗官野史,如世上山海珍羞,爽口,亦不可少。

    如必谓四书五经方可读,而稗官野史不足阅,是优可用家常茶饭,而爽口无珍羞矣。

    不知四书五经不外饮食男女之事,而稗官野史不无忠孝节义之谈。

     能通乎此,则拈花可以生[冰]之清、雪之洁、柳之秀、雅莲之馨香,可谓无花不飞矣。

    湖上之逢,舟中之句,啸雪亭寻梅问柳,探花郎跨凤乘龙,可谓无想不艳矣。

    以至梅、雪二公忠勤王事,竹、杨二子慷慨多情,张、刘二生之诡计阴谋,春花、朝霞二女之慧心侠骨,则叹不必谓四书五经方可读也。

    发想可以见奇,不必谓稗官野史不足阅也。

    但华必欲飞,不飞不足夺目;想必欲艳,不艳不足嫌情,必也。

    无花不飞,无想不艳,亦无花不艳,无想不飞,方足以开人心花,益人心想,以为文士案头之一助。

     今传中所载为梅,何花不艳,何想不飞?或阅荪传者,如逮名花,同列艳媚,虽桃秾李白,而清香胜之。

    为生奇想,天际飞来,虽水穷山尽,而幻景出之,如逢才子佳人,叹有相对。

    虽才为司马,慧似文君,而风流喜雅却又过之。

    此《飞花艳想》之所由作也。

    虽然花飞矣,想艳矣,亦花艳矣,想飞矣,偏于忠孝节义之淡,而心及饮食男女之事,是何爱拾日用山海珍羞,而废家常茶饭也,是何爱拾只阅稗官野史,而废四书五经也。

    其可乎!若荪传者,权必胸经,邪必悔正。

    华飞而气自存,想艳而文自正。

    令人读之犹见河洲窈窕之遗风。

    则是书一出,谓之阅稗官野史也可,即谓之读四书五经也亦可。

     岁在己酉菊月未望,樵云山人书于芍药溪 第一回 众英才花下谈心 诗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