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首页
    日与赵老师令堂上寿,虽是小弟背兄,也是情礼上却不过。

    还有一事,特来请三兄商议,若是三兄肯助一臂之力,保管有些好处。

    ”柳友梅道:“有何好处见谕?”刘有美道:“严相国有一内亲的令爱,年已及笄,曾与会稽县朱世良割襟,近日朱家家事消乏,严相国的内亲要赵老师作主,替他另配一个女婿。

    县中人闻知,纷纷扬扬,说严府倚仗势力,谋赖婚姻,人都不服。

    我想这些人却痴,干你什事?会稽县学中,第一是老方出头,要替他女婿告状。

    赵老师听得些风声,又不好发觉。

    今日与小弟师弟至情,偶然谈及,小弟想同学的朋友,通好说话,只有老方有些假道学,又尚气,为人敢作敢为,再不思前算后,与小弟再说不来。

    我晓得他与三兄极相契厚,三兄若出一言阻当了老方,其婿徽商,不谙这里的事,只合罢休。

    不惟赵老师深感,就是严府里晓得了,那婚事也有些意思,包你宗师下来,严相公自然荐举,今年科举稳稳的了。

    这是上门生意,极讨好且不费力。

    ”竹凤阿听了,心下便有几分不快,因正色道:“若论他倚仗严府势力,赖人婚姻,就是老方不出头,小弟与兄,也该持一公论,事关风化,如何刘兄反要与他周旋?未免太势利了!”刘有美见竹凤阿辞色不顺,遂默默不语。

    柳友梅道:“小弟只道刘兄今日特来看花,原来又为着严府的公事。

    这等便怪不得小弟不来邀兄赏梅了。

    ”杨连城也笑道:“良辰美景,只宜饮酒赋诗,若是花下谈俗事,颇觉不雅,刘兄该罚一世巨觞,以谢唐突花神之罪。

    ”刘有美被竹凤阿抢白几句,已觉抱惭,又见杨、柳二生带笑讥刺,他甚没意思,只得勉强道:“小弟与竹兄偶然谈及,如何便有罚酒?”柳友梅道:“这个一定要罚。

    ”叫抱琴斟上一大杯,送与刘相公。

    刘有美拿着酒,说道:“小弟便受罚,倘后有谈及俗事者,小弟也不饶他!”竹凤阿道:“这个自然,不消说!”刘有美吃干酒,看见席间笔墨淋漓,便笑道:“看来三兄在此有兴做诗,何不见教?”柳友梅道:“弟辈诗已做完,只求刘兄也做一首!”杨、竹二生也道:“刘兄有兴,也和友梅兄原韵,以见一时之胜!”刘有美道:“兄等又来奈何小弟了!小弟于这七言八句,实实来不得。

    ”柳友梅道:“吾兄长篇寿文,称功颂德,与相国夫人上寿,偏来得,为何这七言八句不过数十字,就来不得?想道知此梅花没有荐举么?”刘有美便嚷道:“柳兄该罚十杯!小弟谈俗事,便罚酒,像者兄这等,难道就罢了?”随即斟了一大杯,递与柳友梅。

    杨连城道:“若论说寿文,也还算不得俗事。

    ”竹凤阿道:“寿文虽是寿文,却与俗事相关,若不关俗事,刘兄连寿文也不做了。

    友梅兄该罚!该罚!”柳友梅笑了笑,把酒一饮而干。

     四人正在那里饮酒赏玩,抱琴走到,呈上一个封筒,上面用一个图书。

    柳友梅道:“是哪里传来的?”抱琴道:“是钱塘学的斋人传来,说是杭州府雪太爷的诗题,发到学里,为此特之传来,三日内就要缴去哩!”柳友梅就拆开一看,原来是两幅锦笺,上写两个诗题,一个是《春闺》,一个是《春郊》,首尾限韵,首韵是个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八字,尾是谿、西、鸡、齐、啼五字。

    竹凤阿道:“原来就是敝年伯出的,这诗题出得有些意思。

    友梅兄,你道他为着什来?”柳友梅道:“这无非要征取诗篇,观赏人文的意思耳。

    ”竹凤阿道:“虽则如此,据我想来,另有深意。

    恐出此题,还不是敝年伯自出的。

    ”刘有美笑道:“凤阿兄,又奇了,若不是太尊出的,谅一诗题,请谁代笔?”杨连城道:“凤阿兄与雪公在京邸时曾与素心晨夕,他必然得知细里。

    ”柳友梅道:“原来如此,一定要请教了。

    ”竹凤阿道:“今日天色已暮,酒又深了,且暂告别。

    ”柳友梅尚欲留饮,竹凤阿道:“这倒不必了,明日是二月花朝,就是小弟作东,屈三兄往西湖一掉,乘此春光,便好将此诗题,我就好与三兄说明诗题的意思,岂非上下两得?”众人齐道:“如此甚好!”四人即于花前分袂,同作揖,直出门而别。

    正是: 一杯一杯復一杯,几人对酌山花开。

     既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未知柳友梅游潮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 柳秀士舟中题句 诗曰: 世间真伪不相兼,只为才情赋自天。

     班马文章由夙慧,庾鲍诗句实前缘。

     牙琴须遇知音解,卞玉还逢识者怜。

     不是美人案听得,空令雅韵落前川。

     话说柳友梅到了次日,乃是二月花潮,天气晴和,莺花缭乱,那花间的百鸟,娇滴滴在枝上弄晴。

    柳友梅书斋晓起,不觉游兴勃勃,又急要晓得那雪太守诗题的意思,记得夜来竹凤阿约游西湖,随即梳洗毕,吃过早膳,身上穿一领水墨色衣,头戴一片毡巾,手执一柄棕竹扇子,脚上穿一双红方舄鞋,飘然有凌云气概,真浊世之佳公子也。

    禀过母亲,就叫抱琴跟了,一径到竹凤阿家来。

     恰好才到中途,望见竹凤阿已同着杨连城、刘有美,驾着兰舟,迤逦的荡将过来。

    抱琴先看见,叫道:“竹相公哪里去?家相公在此。

    ”竹凤阿道:“来得正好!”抱琴先跳上舡,把缆系在绿杨之下,随接了柳友梅下舡。

    竹凤阿见了柳友梅,因说道:“昨晚相约,今早见天气好,弟恐辜负花晨,特驾小舟,屈了杨兄、刘兄,与吾兄同往西湖一游,不道吾兄先已移玉,可谓知己有同心也。

    ”杨连城道:“这才是有约不忘。

    ”刘有美道:“昨晚诗题想今日定要做了。

    但友梅兄可要晓得那诗题的意思么?说起来,只怕友梅兄,不喜杀还要想杀哩!”柳友梅道:“诗题的意思,弟实不知,今日正要请教凤阿兄。

    难道兄已预先晓得了么?”刘有美道:“小弟倒已预先打听着了,才与二兄说过。

    凤阿兄也道‘如是,如是,不差,不差’!若友梅兄要我说,昨日罚小弟的酒,今日要吃还我,若不吃,小弟只推不知罢。

    ”竹凤阿道:“这个容易。

    ”不一时,舟人排上酒来,竹凤阿道:“刘兄且请饮一杯,润润喉才说不妨。

    ”刘有美道:“兄等难道倒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