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隔船帘内,隐隐绰绰有几个美人窥探,最后一侍儿从旁边揭起垂帘,恰好柳友梅扯着刘有美道:“刘兄为何这般好景不看,只是吟诗?”那侍儿揭帘时,帘内两美人,刚刚与柳友梅打个照面,只见那一个美人:
眉舒柳叶,眼湛秋波。
身穿着淡淡春衫,宛似嫦娥明月下;裙拖着轻轻环珮,犹如仙子洛川行。
远望时,已消宋玉之一;近观来,应解相如之渴。
又见那一个美人:
貌凝秋月,容赛春花。
隔帘送影,嫣然如芍药笼烟;临水含情,宛矣似芙蕖醉露。
虽犹未入襄王梦,疑是巫山云雨仙。
柳友梅望见,神驰了半晌,方说道:“人家有如此标致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昔人云,‘欲把西湖比西子’,今则欲把西子比西湖矣。
”刘有美也惊叹道:“果然天姿国色,绝世无双。
”竹凤阿道:“但不知此是谁家宅眷。
”柳友梅道:“莫非就是雪小姐么?”杨连城道:“观其举止端详,大约非小人家儿女。
”竹凤阿道:“若果是他,正友梅兄所说才色兼全的女子矣。
但这样女子,得一尚难,如何有两?”刘有美道:“好歹明日访他个下落回去。
”
四人说说笑笑,不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那官船儿早已开去。
是夜月色如银,夕岚如碧,四人由断桥至苏公堤,直至六桥,步月而归。
回到船中,洗盏更酌,尽欢方睡。
只有柳友梅自见了二美人之后,心下想道:“若得如此佳人为妇,我柳友梅便三生有幸矣!”但不知他是谁家宅眷。
又见朋友在船,不好十分着相,睡在船中,却一夜不曾合眼。
正是:
山色有情留客赏,湖光无意恋人游。
东风似与才郎便,飘堕诗声到隔舟。
未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回 两闺秀湖上遇才郎
诗曰:
千秋慧眼落闺英,偏识风流才子心。
范蠡功成逢浣女,相如时到度琴音。
明珠岂混尘沙弃,白璧从无韫□沉。
一见莫言轻易别,秋波临去最情深。
却说是日游湖心的官船,就是杭州府雪太守夫人、与福建梅兵备的小姐接风。
那雪太守与梅兵备,另设席在昭庆寺赏梅,夫人与小姐,就排酒在船。
雪太守与梅兵备原系姑表至亲,因往福建上任,从杭州经过,雪太守因此留住。
雪太守是苏郡人,名霁,字景川,夫人王氏,止生得一子一女,一子尚幼,女儿年方二八。
因他母亲,梦见详云绕屋而生,名唤瑞云,生得姿容绝世,敏慧异常。
观其色,真个落雁沉鱼,果然羞花闭月;论其才,不惟女红之事,色色过人,即诗赋之间,般般精妙,就是雪太守的诗文,却也常常是他代笔。
曾有一诗,赞那雪小姐的好处:
桃输绰约柳输轻,玉貌花容谁与衡。
向月乍疑仙女降,凌波欲拟洛川行。
袅教看云魂应死,秀许飡时饥不生。
最是依依临别际,眼传秋水更多情。
梅兵道是金陵人,名灏,字道宏,年已五十,止生得个女儿,临生这日,梅公梦一神人赐他美玉一块,雪白无暇,因取名唤做如玉。
这如玉小姐生得姿容比瑞云小姐一般,真个眉如春柳,眼似秋波,更兼性情聪慧,八九岁时便学得描鸾刺绣,件件过人。
不幸母亲雪氏,先亡过了,每日间,但与梅公读书说字。
乃山川秀气所钟,天地阴阳不异,有百分姿色,便有百分聪明。
十四五岁时,便也知诗能文,竟成个女学士。
曾有一诗,赞那梅小姐之好处:
云相娇容花想香,悠然远韵在新妆。
轻含柳态神偏媚,淡扫蛾眉额也光。
诗思只宜雪作侣,玉容应倩月为裳。
风流多少情多少,未向人前已断肠。
凡家居无事的时节,往往梅公做了,叫如玉和韵,如玉做了,叫梅公推敲。
就是前日雪太守出的诗题,也是他父女唱和之作。
在金陵时,梅公寄与雪太守,要他和韵。
雪太守因杭州是人文渊薮,故就把此题仰学试士,一则观赏人文,一则便为择婿基地。
因此刘有美得此消息。
恰好是日游湖,柳友梅的船与官船相近,也是天缘有份,无意中刘有美把柳友梅的诗句高声朗吟,顺见儿吹到二小姐船中来。
二小姐耳聪听见了。
梅小姐想道:“这诗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