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首页
    柳友梅恍然大悟道:“闻师之言,如梦方觉,如醉方醒,既已良缘有在,我柳友梅便蹈汤赴火,亦所不辞!只恐好事多磨,良缘难遂耳。

    ”静如道:“柳相公,你不须忧虑!本庵伽蓝菩萨签诀最验,可把婚姻事往问一问,便知端的了。

    ”柳友梅道:“正该如此。

    ” 随即梳洗过,走到神前拜了四拜,通诚乡贯、姓名、年月、心事,将签筒摇上几摇,不一时求着一签,上写道: 五十功名心已灰,那知富贵逼人来。

     绣帏双结鸳鸯带,叶落霜飞寒色开。

     柳友梅看见,惊叹道:“神明之言,却与老师所详有些暗合,但不知应在何时?”静如道:“据此签看,本当应在秋冬之际,这姻缘两重不须说了,但必要金榜题名,然后洞房花烛哩。

    ”柳友梅道:“若到此日,当重修庙字,再整金身。

    ”静如道:“这个自然,到后日应验了,方信者僧不是诳语。

    ”柳友梅拜谢过,便欲别去。

    静如道:岂有此理,且请用过早膳去。

    ”柳友梅只得坐下吃过饭,然后别去,寻那张、李二生,再看雪小姐的真诗。

     正是: 朝云深锁梨花梦,夜月空闲绿绮心。

     不向幽闺寻女秀,世间何处觅知音。

     毕竟柳友梅与二小姐如何作合,且听后来分解。

     第七回 假张良暗计图连理 诗曰: 闲将青史闷难禁,古古今今事业深。

     谋似子房怀隐恨,智如诸葛泪余襟。

     月当圆处还须缺,花若秾时便被侵。

     可笑愚痴终不悟,几番机变几番心。

     却说张良卿因一时酒后兴高,便没心把雪小姐的心事,都对柳友梅说了。

    后见柳友梅再三留意,又见诗句清新,到第二日起来,倒想转来,心下到有几分不快,因走到亭子中来。

    只见李君文蓬着头,背剪着手,走来走去,像有心事的。

    张良卿见了道:“老李,你想什么?”李君文也不答应。

    张良卿走到面前,李君文恼着脸道:“我两个是聪明人,平日间自道能赛张良,胜诸葛,今日为何做这样糊涂事起来?”张良卿道:“却是为何?”李君文道:“昨夜那姓柳的,又非亲,又非故,不过是一时乍会,为何把真心话,通对他说了,况他年又少,人物又生得风流逸秀,诗又做得好,他晓得这个消息,却不是鸿门宴上放走了沛公!我们转要与他取天下了。

    好不烦难么!”张良卿道:“小弟正在这里懊悔,来与你商议,如今却怎生区处?”李君文道:“说已说了,没什计较挽回。

    ”张良卿道:“昨夜我也醉了,不知他的诗,必竟与我如何,拿来再细看看。

    ”李君文遂在书架上取下来,二人同看了一回,面面相觑。

    张良卿道:“这诗反复看来,倒像是比我的好些。

    我与你莫若窃了他,一家一首,送到府里去,燥脾一燥脾,风光一风光,有何不可?小柳来寻时,只回他不在便了。

    ”李君文道:“小弟昨夜要他做第二首,便已有心了,今仔细思量,还有几分不妥。

    ”张良卿道:“有什么不妥?”李君文道:“我看那柳月仙,小小年纪,也像个色中饿鬼,他既晓得这个消息,难道倒罢了不成?况他又是钱塘学里,他若自写了去,一对出来,我们转是抄旧卷了,那时便有许多不妙。

    ”张良卿道:“兄所言亦是。

    却又有一计在此,何不去央央学里的周斋夫,叫他收诗的时节,但有柳月仙的名字,便藏匿过了,不要与他传进,难道怕他飞了进去不成?”李君文道:“此计甚妙!但只是诗不传进,万一府里要他,到学里查起来,这事反为不美。

    就是柳月仙见里面不回绝他,终不心死。

    到不如转同他去做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罢。

    ”张良卿道:“怎么一个明修暗度?”李君文道:“只消将这两首诗通来写了自家的名字,却把兄昨日做的,转写了柳月仙的名字,先暗暗送与周斋夫,与他约通了,然后约同了柳月仙,当面各自写了,一同送去。

    那周斋夫自然一概收侍。

    这叫做‘明修栈道’了,却暗暗挽周斋夫换了送去。

    那小姐若看见了你的诗好,自然把柳月仙遗弃了。

    那时他自扫兴而去,兄便稳取荆州了。

    这不是‘暗度陈仓’么?”张良卿听了,满心欢喜道:“好算计,好算计!求要求韩信,拜要拜张良,毕竟兄有主意!只是要速速为之。

    周斋夫那里,却叫那个好去。

    ”李君文道:“这个机密事,如何叫得别人?须是小弟自去。

    只是老周是个利徒,须要破些钞,方得事妥。

    ”张良卿道:“成大事者,不惜小费,这个如何论得!称二两头与他,许他事成再谢。

    ”李君文道:“二两也不少了。

    ”张良卿只得袖了二两银子,用封筒封了,就将柳友梅二首诗,用上好花笺,细细写了,落了自家的名字;转将自家的诗,叫李君文写了,作柳友梅的,却不晓得柳友梅的名字,只写着“柳月仙题”。

    写完了,李君文并银子同放在袖中,一径到钱塘学里来,寻周斋夫。

    正是: 损人偏有千般巧,利己仍多百样奸。

     谁识者天张主定,千奸百巧总徒然。

     原来这周斋夫,姓周名荣,乃是钱塘学里的一个老值路,绰号叫做“周酒鬼”,为人喜杀的是白物,耽杀的是黄汤;但见了银子,连性命也不顾;倘拿着酒杯,便头也割下来。

    凡有事央他,只消一壶酒、一个纸包,随你转递文字、卖嘱秀才这些险事也都替你去做了。

     这日李君文来寻他,恰好遇他在学门前,背着身子数铜子,叫小的去买酒。

    李君文到背后,轻轻的将扇子在他肩上一敲,道:“老周,好兴头!”周荣回转头来,看见李君文,笑道:“原来是李相公。

    李相公下顾,自然兴头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