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探花替他接过大氅,顺势将手中的手炉塞进萧绍手中。
萧绍道:“河东一案已然?明晰,太?子和党羽逃不过一场清算,宋吕洋不日下狱,三司同审。
”
戚晏应了。
萧绍迟疑:“你?不问我白银案的事情??”
戚晏依旧研墨,他头埋的很低,萧绍看?不见他的表情?,只能听见他平淡的声?音:“我知道。
”
他知道,平反不了。
当年戚家下狱,是建宁帝下的旨,戚琛斩首,是建宁帝下的旨,戚晏受刑入宫,还是建宁帝下的旨。
平反,是打建宁帝自己的脸。
皇室脸面?大于天,建宁帝贵为天子,普天之?下皆为臣子,死了一个戚琛,还有无数个王琛李琛,反正四?品的官京城到处都是,废了一个戚晏,还有无数个张晏赵晏,探花年年有,算不得什么新鲜东西,区区一个戚家,哪里比得上天子颜面??
抄家灭族的苦楚绝望,在建宁帝看?来,远不如太?子忤逆来的重要。
至于那一家人的清白名誉,又算得什么东西?
这些,戚晏懂。
他怕萧绍纠结,便没问,反过来劝他:“殿下不必在陛下面?前提这些,莫要因小失大,失了帝心。
”
低眉敛目,语调平静,萧绍听着,却莫名发苦。
他便伸手,挑了戚晏的下巴,叹气道:“别笑了,比哭还难看?。
”
“……抱歉。
”
萧绍摸了摸他的眼角,他格外喜欢戚晏这点泪痣:“没什么可抱歉的,没事儿小探花,回头我替你?平反就是了。
”
太?子已废,这一天细细算来,不会太?久了。
内阁
建宁三十七年,冬,太子萧易伙同河东太守宋吕洋残害皇子?案东窗事发?,朝野震荡。
宋太傅与百余位清流文?官当朝奏对?,以萧易不忠不孝、不足以为天下表率为由,要求废黜太子?之位。
又?有太学翰林院学子联名上书,认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