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听抿唇:“那你在里面有没有看到过什么?”
“书啊。
”
“除了书呢?”
段馨宁沿着小石道回自己的院子,很不解道:“没了,书房里除了书还有什么。
你是不是在我二哥书房里发现了什么?”
她踩着鹅卵石:“不是。
你二哥那么大一间书房,快比上京城里的书斋了,我就有点好奇。
”
“二哥爱念书,阿爹在他启蒙时就命人建了这书房。
”
段馨宁回忆过去,接着道:“小时候,我们爱玩,而我二哥喜欢整天待在书房里,我们叫他出来一起玩,他也不会出来,扫兴。
”
林听魂不守舍地听着。
“不过我二哥真是全府上脾气最好的,我从小到大就没见过他发脾气。
”段馨宁还说上瘾了。
这倒是真的,她也没见过他发脾气,他待人永远“温和”。
段馨宁滔滔不绝道:“我阿娘很温柔,也很少发脾气。
可我二哥比她还温柔,性情良善,大家都说,是因为我二哥最像阿娘。
”
林听很想问单纯的段馨宁一句“你是认真的”?性情良善的人当得上锦衣卫?不得被吃人不吐骨头、变幻莫测的官场吞掉。
她可亲眼见过他手起刀落杀人的模样,不带一丝犹豫。
但林听最终没说什么。
毕竟从段馨宁的角度出发,段翎确实是个性情良善的二哥。
林听违背良心点了点头:“你、你二哥挺好的,也挺‘温柔’的。
”
段馨宁没察觉林听的异样,到现在还怀揣着缓和他们的关系,有机会就在她面前多说好话。
可凡事过犹不及,得慢慢来,段馨宁适可而止。
段馨宁心念一动,提起另一件事:“我阿娘今日在府里,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问个安呀?我阿娘前两天还主动向我问起你了。
”
她阿娘经常到寺庙住,一住就是半年,在里面吃斋念佛。
上个月才回来,这次预计会在府里住两个月,又回寺庙住半年。
林听同意了。
来朋友家,向朋友母亲问个好是应该的。
细细算来,她只在年幼时见过段馨宁母亲几次。
陪段馨宁去向她母亲问安后,林听就回林家了,没再去书斋找今安在。
原因是天色已不早,得赶在入夜前到李氏跟前问安。
因为不在入夜前回林家给李氏问安,会喜提禁足,她怎敢。
回去的路上,林听一直在想两件事,一是段翎书房里的眼球,二是段馨宁母亲对她的态度。
段馨宁母亲是个温婉端庄的女子,仪态万方,眉眼与段翎有七八分相似,待人亲切。
譬如见面就牵住了她的手,带她到榻上坐。
林听那时挺受宠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