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章

首页
    魏老太爷办得这事儿,起码在朋友圈儿算是标新立异了。

    李掌柜赵掌柜都是跟着魏老太爷多少年的老人儿了,赵老太爷、何东家,一个是亲家一个是同乡,更是亲近。

    说起话来,赵老太爷都说,“老弟你这事儿办的,当真敞亮!” 何东家也说,“虽是小生意,立个契更明白。

    ” 赵老太爷打听,“以前我一直都说,阿银还是个小姑娘,她们姑嫂怎么想起做生意来了?” “这事儿说来不值一提。

    ”魏老太爷就把陈萱编了帽子在铺子里寄卖的事,“原本是我家二儿媳编了顶那种洋式的草帽,阿年戴着在铺子里打理生意,偏生有客人见着了,非要买。

    这种小物件,能有多少钱?二儿媳手巧,就多编了几个放在了铺子里。

    阿银会什么,这些年养她长大,虽说近来学了些洋文,我看她也不怎么上心,倒是穿衣打戴上来劲。

    唉呀,我也不太懂现在的小姑娘家,一顶帽子而已,咱们那时候,不都是戴老家那宽边儿大草帽么,又便宜又实惠。

    小姑娘家就跟咱们想的不一样,唉哟,那花样儿就多了,一会儿镶个边儿,一个扎朵花儿的。

    阿银说样式,二儿媳给她编,她姑嫂两个在一处,弄了许多的帽子。

    那么些帽子,家里人哪里带得过来,多的就放到铺子里,竟也能卖出去?她们姑嫂闹着玩儿的小玩意儿,赚不了个三块两块的,我就说,你们赚了都是你们的。

    这可了不得了,竟要张罗着开铺子。

    要是不答应,得不乐意。

    可咱们是生意人家,做生意,就得按咱们生意人的规矩来。

    虽说她们这生意不大,我也提前把丑话说在前头,她们做不做生意,家里不短吃喝,她们既做这生意,盈亏就得自负。

    赚了,是她们的本事,咱们做长辈的,不就盼着小一辈人有出息。

    赔了,也是她们自己兜着,做生意可不是编帽子,多编几顶,就是卖不出去,自家人也可留着戴。

    做生意就得支起摊子,光房租这一项,我看她们怎么打平吧。

    ” 魏老太爷说着,大家都笑了。

     做生意的确没有魏老太爷说的那么容易,先不说东单那里的铺面儿有多贵,好吧,魏年还是给租了个一间门面的小铺子,可租金就得半年起付。

    光租金一项,陈萱魏银都有些傻眼,她俩谁都没料到租金这么贵啊。

    魏银同陈萱商量后,魏银先说,“这刚立契,爸那里怕是一个大洋都不能借给咱们。

    ” 陈萱想了想,“那我跟阿年哥借一借。

    不过,阿银,这可先说好,就是能借出来,也得给阿年哥打欠条的。

    ” 魏银有些奇怪,“二嫂,二哥的钱不是你拿着么。

    ” “我只是代阿年哥保管,平时我俩的账也是很清楚的。

    阿年哥对我这么好,我可不能占阿年哥的便宜。

    ”陈萱很郑重的强调。

    魏银心下真觉着她二嫂是叫她二哥哄着了,她爸赚的钱,都是妈收着的,男人挣钱,本来就该交给女人。

    不过,她们这是做生意要用,给二哥写个字据也是应当的。

    魏银一向通情理,正色道,“这是应当的。

    ”一码归一码,要说生意人家的好处就是,账目清楚。

     陈萱私下同魏年说的借钱的事,魏年问她,“你们有多少本钱?” 陈萱说,“这些天卖帽子的钱,去了工料,有七十三块八毛七。

    ” “唉哟,还真卖了不少。

    ”魏年倒有些吃惊。

    因为帽子钱都是随手卖了,魏年当天就会给这姑嫂俩带回来,所以,魏年并不知具体数目。

    说到帽子钱,陈萱脸上也带了笑,“本来我想着,有了钱,先还阿年哥的。

    可这又要租铺子,租金还差一大笔,先前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