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3章

首页
    兄弟俩想一想,魏时说,“要是再不见好,就得冲一冲了。

    ” 魏老太爷是腊月去的,并没有缠绵病榻太久,临去前孙男娣女都在跟前,魏老太爷清醒时已经把该交待的交待了,并没有什么再牵挂的,眼神在老太太脸上定睛片刻,便阖眼去了。

     第173章新居 魏老太爷一辈子的明白人,做事明白,做人更明白。

     虽是客居北京,并非大富大贵,可却是白手起家,儿女俱是衣食无忧。

    如今过逝,非但儿女,就是亲朋们闻知消息,也俱是过来悼念。

    魏老太爷生前吩咐了,丧事不要大办,百块大洋为限,可发丧信时,大家就发现,除了这些年魏老太爷交往下的朋友,还有魏时魏年两房的岳家,魏金的婆家,这都是要紧的亲戚,自然都要知会一声。

    再者,魏时魏年在北京这些年,各自也有不错的朋友,这也是要给信儿的。

    如此一算下来,兄弟俩纵是商量节俭着办,还是超标了。

    好在,兄弟俩都不是在重钱财之人,超也没超多少,这些钱,谁花了就算谁的,也不必再清算。

     临到丧事,虽则家里人都有心里准备,可魏老太爷一去,也是各个伤心。

    尤其魏老太太,哭晕过去好几回。

    魏金魏银既要跟着陈萱李氏服侍老太太,姑嫂妯娌四人还得一起哭灵,又有孩子们要照顾,别的孩子都大了,最小的云姐儿也上初中了,独小丫头才三岁,如今办丧事,家里乱哄哄的,陈萱不放心,都是让小丫头跟自己身边儿。

    好在王大舅在北京,又有赵李二位掌柜以及赵太太李太太两人帮着操持,还有秦殊帮着招待魏年陈萱结交的文化界的一些人,诸人又是伤心又是忙碌了这几日,总算是把殡出了。

     魏家祖籍河北乡下,这年头,都讲究落叶归乡,魏时魏年原是商量着,扶陵回乡安葬。

    这事儿吧,得跟魏老太太说一声,魏老太太喝着汤药,却是不同意。

    魏老太太靠着被子卷,冬日的夕阳照进窗户,落在魏老太太恹恹的脸上,“我如今也不大好,兴许哪天那老头子在地下想起我来,就把我叫去了。

    这急什么,到时我一闭眼,把我俩一块儿送回去就行了,不用再单跑一趟。

    ” 魏时魏年都劝魏老太太想开些,爹没了,哥儿俩做亲儿子的,一点儿不比别人少伤心,可这活人也得过日子不是。

    尤其魏老太爷去了,这家就得兄弟两个扛起来,不过,魏老太太死活不同意,兄弟俩商量着,只得暂把魏老太爷的棺材寄放在城外的一处寺庙,多给那庙里的和尚些钱,让照料的仔细些。

    如此,魏老太爷的殡算是出了。

     魏家由此开始守孝。

     虽说魏老太爷去了,临去前,家也分了,可眼瞅就是年,魏老太太又病着,这个年怎么着也要在一起过的。

    魏年跟大哥商量着,他想着年后出了正月搬到东交民巷的宅子去,魏时叹气,“这些年都在一处,你们一搬,妈该觉着冷清了。

    ” “那边儿宅子离这儿也不远,大哥,咱们是亲兄弟,就是不在一处,也是亲的。

    ”魏年问,“大哥你是个什么章程?” 魏时道,“我原想着,咱们两家还这么住着。

    你要是搬去东交民巷,这宅子就太大了。

    我还没跟你大嫂商量,要不就在附近租处小宅子吧。

    ” 兄弟俩又说了一回魏银和秦殊这里的事,秦殊一直是住在魏家,每月都会交住宿费和伙食费的,不过,她不是一个人在外住不起,她是跟魏银交好,俩人在一起惯了。

    魏时的意思,魏银还没成亲,还是跟老太太一起住他这里。

    不过,魏时也道,“也要问一问阿银的意思,咱们就这一个妹妹,现在爸爸去了,咱们得多照顾她些。

    她一向有自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