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章

首页
    只讲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就要开讲,讲《四书》朱熹的注解,再读八股文选,再开始学写八股文。

     学写八股文的过程,可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

    它需要学子们先学“破题”,学会“破题”之后再继续学“承题”、“起讲”等部分。

    直到每个部分都学会,并融会贯通才算粗粗学会八股文了。

     八股文写的水平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以后能否考中秀才,进而考中举人、进士功名。

    八股文从熟练运用到见解深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常年累月的慢慢摸索,是一个无限加深探索的过程。

     可以说,写八股文难,写出一篇有见解,有深度并精彩的八股文贯穿了科举考生整个科考岁月。

     而现在,他们只需要读熟《四书》、“五经”,明辨四声学会对对子的基础上,学会八股文的形式。

    等学会了这些,则需要经年的研究八股范文了,不过说这些,还为时过早,光《四书》、“五经”就够眼前这些学子喝一壶的了。

     当然岳麓书院作为全国的知名学府可不是生产书呆子的地方,它要求进入书院的学生要修习君子六艺,即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统称,也就是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绘画、算数这些必须学习的技艺。

    对岳展来说学习这些体能课程还能让自己的一身本事有个出处可谓一箭双雕了。

     这些技能的考校虽然有些是不列入科举考试的内容,但是凡在书院学习的学生这些科目必须合格。

     岳展听着夫子的讲解,感情这岳麓书院平时上课内容这么丰富。

    他看着课表上琳琅满目的内容不禁咋舌,看看,这才是全国知名学府的底蕴,未来书院的学习生活真是让人期待呀! 第33章    根据课表的安排,今天上午学习的内容是《中庸》,是儒家的经典 根据课表的安排,今天上午学习的内容是《中庸》,是儒家的经典名作。

     自从看到课表,不止岳展,所有的学生都开始祈盼这些君子六艺的课程,这不,下午就有一节投壶课。

     投壶起源于古代的军事训练,后来慢慢成为了一种娱乐雅事。

    它虽然简单但是需要投壶者具备很强的技术,胸有谋略,心性冷静沉着才能在比赛中胜出。

     投壶课跟射箭课都是秦夫子教授。

    秦夫子年逾六十,胡子都花白了,头发也依稀有些白,但是他整个人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看上去孔武有力,站在那里就不怒自威,有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让人不敢小觑的感觉。

     六十多岁这在古代已经是古来稀的年纪,据说他年轻时官至大司马,因为得罪了人幸好得到岳家一位高官庇佑才躲过了杀身之祸。

    为了报答,他在告老以后自愿来岳麓书院教授技艺。

    听说秦夫子的孙子也在岳麓书院读书,他家是武官起家,孙辈这一代唯有最小的孙子天资聪慧,小小年纪已经是秀才功名。

    所以能天天见到乖孙,他乐得在书院里生活。

     学生们在打量夫子的同时,夫子也用他铜铃般的眼睛逡巡着这些稚嫩的面孔。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岳展感觉夫子在看到他的那一刻眉毛不自觉的跳了眺。

    那表情就好像在鸡群里面发现一只鸭子。

     这次的投壶课是设置在室外的,用秦夫子的话说,要学会感受风的速度和风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