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5节

首页
     裕王和王妃舍不得他,想要再留他几日。

    朱翊钧却摇摇头:“多住几日,皇爷爷又该来接我了。

    ” “外面太热,我自己回去就好啦!” 人家心里记挂着皇爷爷呢? 朱翊钧谁也没说,他记挂的不只是皇爷爷,还有另一件事情,所以才急着要回宫去。

     第51章朱翊钧回宫的时候…… 朱翊钧回宫的时候,嘉靖正在品鉴李春芳和袁炜的青词。

     这两位的青词一向颇受嘉靖喜爱,看来今日也受了褒奖,二位大人走出万寿宫的时候,皆是笑容满面。

     他们出来的时候,朱翊钧正往里走,听到两人闲聊了两句。

     袁炜道:“我听说李大人府里今日新来了一位幕僚。

    ” 李春芳摆了摆手,笑道:“不过是个考不上功名的落魄秀才罢了。

    ” 袁炜却道:“我听说,此人前些年在浙直总督做僚属,可帮着胡汝贞写过不少奏疏。

    那年颇得陛下赞赏的《进白鹿表》就出自他手。

    ” 听到这里,朱翊钧顿住了脚步。

     浙直总督,幕僚,《进白鹿表》,这个人的名字呼之欲出。

     袁炜这么说,就是委婉的点出,李春芳要借这位大才子写文章,讨嘉靖的欢心。

     被戳破了想法,李春芳便笑得有些尴尬:“我久闻徐文长书画文章无一不通,请来京师切磋一二罢了。

    ” “哈哈哈哈哈!”袁炜笑得意味深长,“内阁如今只有两人,徐阁老已上疏皇上,请求增添内阁成员,李大人颇得皇上赏识。

    ” 其实自从严嵩被赶回家,徐阶多次上疏嘉靖,希望增加内阁成员,嘉靖都没同意。

     说来也好理解,当了首辅,你就开始架空皇帝,天天不许人家干这个干那个,嘉靖心中自然不痛快。

    既然你徐阶这么能干,那一个人把活儿都干了吧。

     再者,徐阶推荐的,自然就是他的人。

    嘉靖对人选不满意,当然不会允许充入内阁。

     所以,内阁想要增加人手,不是不行。

    但要找到既让徐阶满意,又要嘉靖满意的人选并不容易。

     现任礼部尚书李春芳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他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与他同科的人有张居正、杨继盛、凌云翼、王世贞、殷士儋、汪道昆、宋仪望、殷正茂等人。

     而李春芳是鼎甲第一,那一科的状元。

     从储君侍讲,到抗倭名将,再到水利专家、文坛领袖。

    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众多领域,阵容豪华,能人辈出。

     以后世眼光来看,纵观整个科举历史,嘉靖二十六年这一榜,仅次于有着“千年第一龙虎榜”之称的北宋嘉佑二年科举。

     宋仁宗曾在皇后面前评价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说:“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

    ” 而多年之后,李春芳除了被人成为“青词宰相”外,也有“太平宰相”之称。

     其次,那一届庶 吉士由徐阶主持李春芳、张居正、殷士儋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再次,李春芳青词写得好,颇得嘉靖赏识。

    从翰林院编修,到礼部尚书,其中五次擢升都不是靠其他大臣推举,而是由嘉靖钦点。

     最后,李春芳是个老好人,脾气好,性格好,待人温和,论议平正,恭敬谨慎,谁也不得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