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6节

首页
    “等册立皇太子之后,你就好好读书。

    ” “好。

    ”朱翊钧并不在意立皇太子的事情,他又向隆庆提要求,“父皇,我还想要一个老师。

    ” “什么老师?” 朱翊钧说:“徐先生。

    ” 隆庆并不知道徐渭是什么人,还得朱翊钧告诉他,从那篇《进白鹿表》说起,到东南抗倭。

     最后,朱翊钧说道:“他很厉害的,我想让他教我兵法。

    ” 隆庆有些为难:“可是,他没有功名。

    ” 朱翊钧说:“我会督促他考一个。

    ” “这……” 隆庆不知如何是好,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因为他没经历过这些事情,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便总是犹豫不决。

     他看向黄锦,仿佛在用眼神询问:如果这件事换作皇考,会如何做。

     黄锦躬身道:“陛下,每日上午,张大人会为殿下进讲,熟读经史子集,熟读祖宗礼法,这是最要紧的,不可更改。

    ” “直至午膳过后,便是殿下的休息时间。

    殿下于武学上颇有天赋,通常下午会跟随李将军修习剑法。

    ” 这就是在提醒隆庆,朱翊钧上午读书不可更改,但下午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习武、骑射或者兵法,都可以。

     隆庆便答应了朱翊钧,不过有一个要求:“此人必须考一个功名,哪怕只是举人。

    ” 朱翊钧笑起来眼睛半眯着:“好。

    ”隆庆看着儿子,也笑了起来,仿佛他是这纷繁而陌生的帝王生活中,唯一的乐趣。

     这时候,御案之前的黄锦却忽然跪了下来。

    隆庆和朱翊钧一起看向他。

     黄锦佝偻着脊背伏在地上,给隆庆嗑了个头:“奴婢年老体弱,顽疾缠身,留在御前,恐怕侍奉不周,是以请辞,望陛下恩准。

    ” 隆庆看着他,这是皇考伴读,从安陆兴王府一路追随至京师紫禁城,陪伴先帝五十多个春秋。

     他确实也已经很老了,不适合在御前忙前忙后的伺候。

    但他毕竟有着多年皇帝贴身侍从兼秘书的工作经验,为人忠厚,多次保全激怒世宗的言官性命。

     并且在世宗驾崩之后,黄锦第一时间到裕邸,迎裕王入嗣帝位。

     隆庆没让他回乡,打算给他安排个闲职,就留在宫中养老,特荫其侄子一人为锦衣卫指挥同知,世袭。

     但朱翊钧却走到黄锦身旁,将他扶起来,拉着他的手说道:“黄公公,你先等等。

    ” 黄锦一脸慈祥的看着他:“殿下,等什么?” 朱翊钧说:“等着替我皇爷爷看我成为太子。

    ” 这话说得,黄锦眼里都泛起了泪光,心中了然一般,不住点头,连说几个“好”字。

     册立皇太子仪式之前,需要做大量准备,又不像新帝登基那么着急,日子定在了两个月后。

     在这两个月的日子里,朱翊钧一直住在乾清宫内。

    隆庆专门命人给他腾出一处宫殿,给他读书。

     朱翊钧的日子还像以前一样,上午读书,下午习武。

    只是地方不一样了。

     乾清宫内没有树,天空也没有飞鸟,窗外只有黄瓦红墙。

    习武也只能在宫殿外的空地上,没有太液池畔的湖光、垂柳和微风。

     它很想念在西苑的日子,也很想回去看看,但每次只是动一动念头,就马上打住。

     就像冯保说的那样,如果他不去,那他就能当做皇爷爷还住在西苑的万寿宫,如果他去了,发现皇爷爷不在,一定会很难过。

     这一日,朱翊钧刚上完课,正准备送张居正出乾清宫。

    远远地却看到另一边,隆庆在一群太监的簇拥下返回暖阁,看样子不太高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