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8节

首页
    班次列队。

    朱翊钧在奉天门外等候,侍从与内官将皇上从建极殿迎往皇极殿。

     承制、跪拜、宣制、再拜,从丹陛到正殿,一拜再拜。

     到了殿内,高拱从册案上捧来金册,交由李春芳宣读:“帝王弘建皇极,首隆国本;所以重祖宗之洪业,系天下之人心……今特授以册宝,命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惟笃克念,始终于诚;惟学致道,惟敬立德,惟智以容善,惟仁以爱人。

    戒侈去矜,亲贤远侫,益勤无逸,以宗庙、社稷,永保国家隆盛之福。

    钦哉!”【1】 最后,再由内阁首辅徐阶,将金册、金宝依次授予皇太子。

     朱翊钧接过册、宝,再转交给旁边的冯保,走出皇极殿,将册、宝放入册宝亭匣中,由内使抬入东宫。

     隆庆的目光全程盯着儿子,他小小年纪,在如此盛大的典礼上,这些繁复的礼节隆庆看了都感觉头晕,小家伙竟然一丝不苟,全程没有一点错处,事后连纠仪御史都夸赞他端方容止,仪表不凡。

     大典之后,可把朱翊钧累得够呛,冯保为他更衣,脱下厚重的冕服,换上常服。

     小家伙长舒一口气,赶紧坐下喝了一大口莲子茶:“好累好累,终于结束啦!” 陈炬笑道:“这只是册立皇太子仪,往后还有皇太子出阁仪、皇太子加冠仪……” “每次都要这么复杂吗?” “那倒没有,但也差不太多。

    ” “唉!”朱翊钧又叹一口气,“当皇太子可真累呀,不但累,还很饿。

    ” 说到这里,他的肚子还挺配合的响了几声,朱翊钧拉着陈炬的手:“快让皇太子吃口饭吧。

    ” 东宫就在位于东华门附近的清宁宫,旁边是文华殿,文华殿的后面是文渊阁。

    生活、学习都在一处,倒也方便。

     可现在有个问题,虽说朱翊钧已经正式册立为皇太子,但他只有八岁,太小了,不适合独自生活。

    隆庆想让他继续留在乾清宫。

     乾清宫内地方宽敞,有多处寝殿,还有东西两处暖阁,就算朱翊钧不跟他同住,也想将儿子留在身边。

     皇后却不乐意:“这么小的孩子,理应留在母亲身边照顾才是。

    况且,太子正是好动的年纪,恐怕惊扰了陛下。

    ” 隆庆不同意,说道:“太子要读书,还要习武,外臣不便出入皇后寝宫,还是留在乾清宫最好。

    ” 皇后却说:“陛下繁忙,国事朝事都要陛下操心,兼顾不了太子,还是让他搬到坤宁宫,读书习武再去乾清宫就是。

    ” 隆庆又道:“皇后还要照顾皇子皇女,太子就不必操心了。

    ” “皇子皇女有乳母照顾。

    ” “太子留在乾清宫也有贴身太监伺候。

    ” “……” 朱翊钧看看父皇又看看母后,最后说道:“你们不要吵啦,我去住清宁宫。

    ” “不行!”两个人异口同声。

     皇后定然不敢违拗皇上的意思,最后还得隆庆拍板决定:“皇太子暂住在乾清宫,等到出阁读书再搬到清宁宫。

    ” 他只说出阁再搬出清宁宫,却不说什么时候出阁。

    但按照规矩,皇太子八岁出阁,内阁还因此上了封奏疏,隆庆也并没有理会。

     虽然留在乾清宫,但孩子也不能总和父皇住在一起,隆庆便让他住进了东暖阁,旁边有昭仁殿,本是藏书用,让太监收拾出来,做了皇太子的书房。

     册立皇太子仪之后,黄锦便不再掌司礼监事,临行前,隆庆让他推荐司礼监掌印太监人选。

     黄锦推荐了冯保,认为这个小伙子,做事认真又踏实。

    当然,他认为这应该也是世宗的意思。

    临终前,让张居正入阁,提拔冯保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也是为了重用朱翊钧身边的人。

     不过,隆庆最终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在高拱的进言下,陈洪又从御用监调了回来,继续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