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5节

首页
    着干。

     朱翊钧第二次听到,他对一个人有如此高的评价。

    第一次,是三年前的殿试,他听到有人说,徐渭对其中一名士子的评价是“当世欧阳修”。

     朱翊钧又问道:“那你们的第二次相见呢?” 徐渭笑了笑:“第二次,是在总督府。

    ” 这个总督府,指的自然是胡宗宪的总督府。

     “义修到浙江视察军情,胡总督接待他,宴席上,拿出一篇文章给他看,并称那是他自己所作。

    ” “义修看过文章之后,大吃一惊,说那文章看起来就像是自己写的。

    ” “胡总督又拿出其他文章给他看,他看过之后,便断定刚才那篇文章绝非胡总督所作,并且表示想要见一见写文章的人。

    ” 听到这里,朱翊钧笑道:“我知道了,那文章肯定是你写的。

    ” 作者有话要说 心学,是明朝中后期绕不开的话题,影响深远。

    希望以我浅薄的理解,让崽崽处理好张先生和心学之间的对立关系。

     第104章徐渭笑了笑,洒脱…… 徐渭笑了笑,洒脱中又带了几分惆怅:“那是我们第二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

    相谈甚欢,我又为他作了两首诗。

    ” 朱翊钧说:“你们这些文人,高兴了就喜欢写诗相赠,还真是……”他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冯保偶尔会说的一个词,“还真是很浪漫呢。

    ” 焦急的张居正 徐渭又问道:“去年带的书,殿下可曾看完了?” “唉!”朱翊钧叹一口气,略显浮夸,有表演的成分,“我想看完,但我每日要被许多事情牵绊,想看的书又很多,许多地方我也看不太懂……” “哈哈!”徐渭摆了摆手,并不在意,“知行合一的确很难。

    ” “所以殿下就莫要笑话龙溪了,他已年过古稀,却还坚持每日讲学不辍,风雨无知,就十分让人敬重。

    ” 朱翊钧看到桌上有本摊开的书,他好奇的看了一眼封面,书名是《周易参同契》。

     “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这本书。

    ” 徐渭说道:“讲炼丹术。

    ” “是了,”朱翊钧点点头,“在我皇爷爷的书架上看到过。

    ”他又抬眸去看徐渭,“你也炼丹吗?” 徐渭摇头:“我大哥炼丹,他就是……” 他想说,他大哥就是吃丹药殒命,但是想到刚才朱翊钧提到他的皇爷爷,便改了口:“我不炼丹,此书借喻、隐语颇多,词韵皆古,奥雅难通,历代有诸多注本行世。

    我也挑战一下,给它做注。

    ” “原来是这样。

    ”朱翊钧合上书站起来,像个小大人儿似的说道,“下月就是春闱,你该多读些圣贤书才是。

    ” 徐渭险些又要笑出声来:“此次进京,我又给殿下带了些书来。

    ” 他打开旁边一口大木箱,里面装了满满当当一箱子书。

     浙江一直以来都是江南富庶之地,文人辈出,每年刊行的诗集、文集各类书目不计其数。

     徐渭经济拮据,钱都花在了喝酒上,身上穿的来来回回都是那身粗布白衣,几次进京都不曾带多少行李,却偏偏还记得给朱翊钧带来许多书籍。

     “哇!”朱翊钧随手拿起一本,封面写着《说物寓武》,他翻开序言,一目扫了几行:“今之武臣,多有不娴文辞,又当承平不习武事,一旦驱使战阵,罔知攸搓……” 短短几行字,朱翊钧就被吸引了注意。

    这是一本由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的事物着手,引申到军事实际运用的著作。

     朱翊钧又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